出塞

一望祁连北,沙黄昼不分。

沿山皆汉帜,隔水是尘氛。

风劲霜雕入,碛寒野兕闻。

髑髅啼白日,犹似怨将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出塞》诗,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悲凉氛围。首句“一望祁连北,沙黄昼不分”以宏大的视角展开,将读者带入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远处的祁连山脉在黄沙中若隐若现,白天的视线被黄沙遮蔽,难以分辨方向,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荒凉的意境。

接着,“沿山皆汉帜,隔水是尘氛”两句,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的痕迹。沿山处飘扬着汉朝的旗帜,隔着河水弥漫着战事的尘埃,暗示着这片土地曾是战争的舞台,历史的印记依然可见。

“风劲霜雕入,碛寒野兕闻”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环境特征。强劲的风和寒冷的霜让大地显得更加荒凉,野兽的叫声在寂静的沙漠中回荡,增加了诗的凄凉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最后,“髑髅啼白日,犹似怨将军”以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收尾。髑髅(骷髅)在白日下发出啼声,仿佛在控诉或抱怨,这种非人的声音与光明的日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无辜生命的哀悼。同时,这句诗也将矛头指向了将军,暗示了战争的罪责不在于士兵,而在于指挥战争的决策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以及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萧关北作

塞路山难断,天愁云不开。

遥惊戍火起,数见羽书来。

周室朔方郡,唐家灵武台。

客心正多感,羌笛暮堪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瓦云驿

萧条来野馆,秋草正凄凄。

复此闻风雨,兼之厌鼓鼙。

经年阶树老,入夜怪禽啼。

独坐生归思,田园渤海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忆老母

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

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

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

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雪霁游天界寺

满寺皆山色,房房带薜萝。

松篁宁厌密,钟磬翻嫌多。

楼压云边树,池通江上波。

诸天新霁雪,乘月更宜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