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次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顶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雄伟、云雾的缭绕、动植物的生机以及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首联“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开篇即点明云顶山地形险峻,山势雄伟,四周皆是令人向往的游览之地。接着,“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山岩紧密相连,仿佛在拱手相迎;山岭蜿蜒曲折,如同人在回望,形象地展示了山势的连绵不绝和变化多端。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描绘了山中古老树木高耸入云,与天空形成鲜明对比;浓密的云雾覆盖岩石,营造出一片幽深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则通过日出与日落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描绘了山间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猿猴与鹿在溪涧边嬉戏,白鹤在松枝上悠然自得,与鸥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则通过花香与烟火,暗示了山中寺庙的存在,以及与外界的联系。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描述了山中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宝翰(珍贵的书法作品)被赐予,神灯在夜晚照亮,增添了宗教色彩。接下来,“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表达了山中景色之迷人,让游客流连忘返,仿佛自然界的工匠偷取了人间的美景。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描绘了山中四季变换的美丽景色,雪景与雾气交织,为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则通过仙花与野果,展现了山中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法印(佛教教义)得以传播,禅机(佛教智慧)得到解答,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描绘了山中僧侣修行的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强调了佛教社群的重要性。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则总结了登山的感受,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心中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顶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俞漕

积有儒林望,聊从使节行。

高文自经纬,壮志欲澄清。

地镇三峨重,江波万里平。

阔难求畛域,深不为功名。

吉象光图籍,祥风卷旆旌。

巢阿赡凤彩,运海见鹏程。

事外神锋晦,胸中宝鉴明。

渊源千虑极,肝胆一言倾。

德业期康济,咨询属老成。

定知前席对,有以泽群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人为郡回

当世勋贤后,崭然器业高。

剑锋天际倚,虹气玉中韬。

列乘提藩总,双旌署郡曹。

至精凭宝鉴,大割见庖刀。

旷阔非私物,周流不失毫。

霜威摧吏爪,春煦起民膏。

治世须医国,亨涂合拥旄。

蜀人怀旧德,涪汉共滔滔。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送杨秘丞赴戎南倅

万里南溪水,滔滔逼郡城。

四时多雨气,终日是江声。

蛮市烟中合,山畴火后耕。

孤村随溉断,绝嶂与云平。

甲冷三冬戍,烽高半夜惊。

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

爱日迎舟楫,春风卷旆旌。

兰陔新膳洁,花县旧阴成。

荔子琼瑶破,藤梢琥珀倾。

羁怀休念远,浅醉易忘情。

宦况如邮传,年华似送迎。

笑谈聊布政,閒暇亦论兵。

僻地非通辙,层霄有去程。

行闻海沂咏,流入竹枝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王昌州屯田

百里邻疆宇,详闻懿迹多。

本原由简厚,论议必中和。

平日春阳爱,斯民德泽歌。

藩宣聊息偃,名教足逶迤。

远业今犹郁,亨涂去若何。

蓬仙终到海,轩凤必巢阿。

裁割神锋举,光辉国鉴磨。

公乎难隐让,忠义贵无他。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