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光唤入百花丛,寒力平欺两鬓蓬。
吹乱众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东风。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春光唤入百花丛”表达了春天到来时,阳光温暖地照耀着茂密的花丛,呼唤出它们的生命力。这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季节和意境。
接下来的“寒力平欺两鬓蓬”则是从对比的角度,描绘了一种与温暖春光相反的景象——严寒可能已经过去,但仍留有痕迹。这里的“两鬓蓬”意指头发两边的白发,比喻岁月的流逝和人的衰老。诗人用“平欺”来形容寒气对时间的侵袭,既暗示了春天到来的力量,也表现了时间无情的一面。
第三句“吹乱众红还复整”中,“吹乱”指的是春风轻拂,使得花瓣飞舞,但随后“还复整”显示了一种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表明即便是狂风暴雨过后的混乱,也能迅速恢复到从容不迫的状态。
最后一句“海棠却不怕东风”则引出了诗中的主角——海棠花。它在春天中并不畏惧那可能还带着寒意的东风,展现了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和坚持精神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与个人心境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早春图景。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黯黯轻寒淡淡阴,游人便觉减行春。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鞦韆不要人。
雨来初做养禾天,雨久还成害稼年。
今日一晴无准在,金鸦飞出卯牌前。
八日川涂九雨风,船中出得入泥中。
老夫强项谁能那,雨止风休伎自穷。
尚无池水泛荷香,幸有园英照竹窗。
雪白葵花持玉节,柿红萱草立金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