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更无馀物佐檀施,真素为心喜独持。
舆路从他催雨急,鼻香细细到松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一日冒雨前往天竺的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欣赏。首句“更无馀物佐檀施”暗示了旅程中只有雨水相伴,没有其他物质的陪伴或装饰,强调了旅途的简朴与纯粹。接着,“真素为心喜独持”表达了诗人以真诚和纯洁的心灵独自前行,享受这份孤独之美,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后两句“舆路从他催雨急,鼻香细细到松枝”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他人可能因急雨而匆忙赶路的情形,而诗人却能静心感受雨中的气息,甚至能闻到松枝的香气,展现出他对自然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深喜爱。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体验,不仅反映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灵状态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不详
泥涂匍匐可愁难,祗取劳躯向此安。
慧照愚诚各蠢蠢,慈悲不作两般看。
随缘稽首复何求,默共山情指点幽。
绕耳号呼忽涕泪,荣期三乐我能酬。
又依湖柳听绵蛮,略数浮踪三往还。
寂寞终难辞世役,驱驰岂敢避时艰。
勉留笔楮惭私负,误隔烟云面久顽。
随众招摇同一到,有何幽绪与相关。
澄泓听视内,寻脉孰源委。
甃石护以栏,晴雷殷赑屃。
晓暾素气浮,急雨光珠碎。
妄作海眼观,穴深不穿隧。
清济恒伏流,隐显非一类。
堪嗟己卯春,泉灵忽中閟。
岂止地肺渴,得无天帝醉。
蓄泄若有神,兹理讵茫昧。
朅来正秋初,再见惊破溃。
响震空外流,屏恶兼洗秽。
渐占年用康,弃戈畜牯㹀。
运会无终极,回环判荣悴。
对之忘百忧,一笑发浓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