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老师九首(其九)

箧有进贤草,家无封禅篇。

琴书鲜长物,岁月足丹铅。

不朽中郎笔,新题有道阡。

如公堪目瞑,何必羡长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周老师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人以“箧有进贤草,家无封禅篇”开篇,巧妙地将周老师比作古代贤士,暗示其品德高尚,虽未显赫于世,但其精神品质如同“进贤草”,值得后人铭记。接着,“琴书鲜长物,岁月足丹铅”两句,描绘了周老师的生活简朴,以琴书自娱,岁月在学问中流逝,形象地展现了其专注于学术的精神风貌。

“不朽中郎笔,新题有道阡”进一步赞扬了周老师的文采与贡献,将其与古代文学大家并列,暗示其作品将流传千古。最后,“如公堪目瞑,何必羡长年”表达了对周老师的哀悼之情,认为他已达到了人生的圆满,无需羡慕长寿,言辞间充满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周老师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离去的哀痛之情。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

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

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

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

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形式: 七言律诗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其一)

古寺逢人少,寻香一径斜。

低枝半隐树,深谷易为花。

坐久歌频换,尊空酒更赊。

最怜僧爱客,随意供新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其二)

僧隐柴关里,杯行竹径中。

草心尚隐绿,花蕊未舒红。

近水天难夜,高原晚易风。

班荆聊共醉,车马莫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