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堂咏桐诗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馀。

叶生既婀娜,叶落更扶疏。

无华复无实,何以赠离居。

裁为圭与瑞,足可命参墟。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孤独的梧桐在北窗之外,它的高枝超过百尺。
叶子生长时姿态柔美,落叶时更显得枝条疏朗。
它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拿什么来送给即将远别的人呢?
如果能将它制作成玉圭或吉祥物,足以在重要的仪式上使用。

注释

孤桐:孤独的梧桐树。
北窗:位于北面的窗户。
高枝:很高的树枝。
百尺馀:超过一百尺,形容树很高。
叶生:叶子生长。
既:已经。
婀娜:姿态柔美,形容树叶美丽的样子。
叶落:叶子落下。
更:更加。
扶疏:枝条稀疏而有致。
无华:不开花。
无实:不结果实。
何以:凭什么,用什么。
赠:赠送。
离居:分离的住处,此处指离别的人。
裁为:制作成。
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形状像扁平的长条。
瑞:吉祥物,象征祥瑞之物。
足可:足以。
命:用于,指在某种场合下使用。
参墟:古代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这里泛指重要的仪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通过对孤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谢朓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馀。”开篇即以宏伟的画面呈现,一棵独立的桐树立于北窗之外,其枝条高耸入云,达到了百尺之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叶生既婀娜,叶落更扶疏。”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桐树叶子的生长与凋零,生时婀娜多姿,落时则更加轻柔、疏朗,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悟。

“无华复无实,何以赠离居。”桐树没有繁丽的花朵,也没有实际的果实,却能成为赠送给远行者的礼物,这里的“无华”和“无实”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在乎外表与物质。

“裁为圭与瑞,足可命参墟。”最后,诗人提到将桐树的枝条裁剪成圭(古代的一种礼器)和瑞(吉祥之物),足以作为珍贵的赠品或是吉祥的象征。在这里,谢朓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纯净之物的向往,以及通过这种形式来传递自己情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高度的个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游敬亭山诗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答王世子诗

飞雪天山来,飘聚绳棂外。

苍云暗九重,北风吹万籁。

有酒招亲朋,思与清颜会。

熊席惟尔安,羔裘岂吾带。

公子不垂堂,谁肯怜萧艾。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答张齐兴诗

荆山嵷百里,汉广流无极。

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

川隰同幽快,冠冕异今昔。

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谁知京洛念,仿佛昆山侧。

向夕登城濠,潜池隐复直。

地迥闻遥蝉,天长望归翼。

清文忽景丽,思泉纷宝饰。

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

曾厓寂且寥,归轸逝言陟。

形式: 古风

落日同何仪曹煦诗

参差复殿影,氛氲绮罗杂。

风入天渊池,芰荷摇复合。

远听雀声聚,回望树阴沓。

一赏桂尊前,宁伤蓬鬓飒。

形式: 古风 押[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