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大梵院小阁

倚空栏楯一禅关,衲子幽人得往还。

樵径盘纡秋草里,僧堂结构野云间。

旧穿虎落婵娟净,晚泊龙沙舴艋閒。

如许澄江写寒鉴,明朝乘兴上西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大梵院小阁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联“倚空栏楯一禅关,衲子幽人得往还”,开篇即以“禅关”点明地点,暗示出一种清静、超然的氛围。诗人倚靠在空旷的栏杆上,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禅境之中,这里不仅是僧侣和隐士的往来之地,也是诗人寻求心灵宁静之所。

颔联“樵径盘纡秋草里,僧堂结构野云间”,进一步描绘了大梵院周围的自然景色。小径蜿蜒曲折,穿行于秋草之间,僧舍则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野云之中,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巧妙融合。

颈联“旧穿虎落婵娟净,晚泊龙沙舴艋閒”,通过“虎落”与“龙沙”的对比,以及“婵娟净”与“舴艋閒”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环境的变迁。虎落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如今却显得宁静而纯净;龙沙则在傍晚时分,停泊着轻舟,显得悠闲自在。这一联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变化的深刻感悟。

尾联“如许澄江写寒鉴,明朝乘兴上西山”,以“澄江”比喻内心的平静与清澈,如同寒镜一般,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诗人表达了次日将再次前往西山的意愿,预示着他对自然与精神探索的持续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梵院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浓郁哲思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0)

洪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程正辅春日催诸公行乐之什(其一)

弭节江城何许时,兰芽桃萼正芳菲。

孰知南纪物华好,谁谓平生心赏违。

帝子阁前春盎盎,徵君湖上日晖晖。

诸君行乐但取醉,车殆马烦何必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程正辅春日催诸公行乐之什(其二)

桃李无言摘未稀,可怜郁郁复菲菲。

湖边况是人皆去,花底由来我不违。

飞盖追随春已晚,题诗准拟日争晖。

古人秉烛岂不伟,莫待芳年寂寞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登秋屏阁作示杜氏兄弟

病夫汤熨暂时停,漫向秋屏阁上行。

白日忽随飞鸟去,青山断处落霞明。

林间嘒嘒寒蝉急,江上悠悠烟艇横。

富贵功名付公等,嗟予老矣负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梦登滕王阁作

朱帘翠幕无处所,抖擞凝尘户牖开。

万里烟云浑在眼,九秋风露独登台。

西江波浪连天去,北斗星辰抱栋回。

独佩一瓢供胜事,恨无陶谢与俱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