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乌斯道的《咏史》诗,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商颜、园绮、隆准公、留侯、储嗣、平勃、四翁、司马公、鲁连子等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智勇之士的赞扬。
诗的前两句“商颜避秦烈,何独有园绮”,借商鞅避秦难与园绮隐居的典故,暗示了对乱世中保持清高节操的赞赏。接着,“隆准公”暗指刘邦,他的仁慈体现在对储君的培养上,而“谋犹信留侯”则点出萧何的智谋。平勃虽有安刘之功,但诗中认为主要是由于“四翁”的辅佐,强调了贤臣的作用。
“岂中烟霞疾,徒与麋鹿死”表达了对那些选择归隐山林、不问世事者的评价,认为他们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最后两句“芝草长满山,谁欤继修轨”寓意贤人隐退后,期待有后继者能延续他们的美德和道路。
结尾部分,诗人感叹司马公(司马迁)仅将鲁连子(鲁仲连)的事迹录入史书,意在说明真正的英雄事迹往往被忽视,而排难解纷的功绩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