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梦四首(其二)

忧患浮生事,还来读道书。

银灯消昔梦,华屋及春居。

寂历旧情谢,萧条清夜沮。

行郎空柘弹,归马欲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昔梦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首句“忧患浮生事”,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多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种种忧虑和困扰的深切感受。接着,“还来读道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寄托的方式——阅读道家经典,试图在哲学与宗教的智慧中找到解脱之道。

“银灯消昔梦”一句,以“银灯”象征过去岁月中的美好时光,而“消”字则暗示着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华屋及春居”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居住在华丽屋舍中的景象,既是对过去生活富足与美好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对比。这里的“春居”不仅指季节,更隐喻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寂历旧情谢,萧条清夜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转折。诗人感叹于旧日情感的消逝,以及夜晚的孤独与落寞,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里的“寂历”和“萧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行郎空柘弹,归马欲踌躇”两句,以“行郎”和“归马”为意象,分别象征着行动与回归的两种状态。前者“空柘弹”暗示了徒劳无功的努力,后者“欲踌躇”则表达了犹豫不决的心态。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蕴含了对未来道路选择的不确定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过往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一次对自我灵魂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体验的深刻共鸣。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昔梦四首(其三)

蝶粉轻难触,龙香瘦自持。

他时曾病酒,安坐且调丝。

子夜沉沉去,年芳故故迟。

琼瑰化清泪,不惜为酬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昔梦四首(其四)

白马从骊驹,垂垂倒玉鱼。

后门花月散,初日凤凰雏。

浊水清尘感,凄馨艳怨图。

未愁芳物尽,待寄陆郎书。

形式: 五言律诗

腊梅诗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

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

形式: 七言绝句

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

人言林逋仙,无求自然足。

一鹤与一梅,别成新眷属。

我爱林逋翁,风趣更超俗。

兰妻雀子呼,遥遥接芳躅。

言真惬素心,好合曲栏曲。

竟体挹芬芳,新妆照红烛。

雪夜壁月眠,花貌想如玉。

好鸟如佳儿,去来无拘束。

得食性能驯,粒粒分仁粟。

乍学鹦鹉鸣,旋随鸳鸯俗。

臭味同妻兰,踊跃如童仆。

翁乃左右顾,怡然遂所欲。

有妻结良缘,有子绵似续。

韵事比高贤,神似非刻鹄。

胸怀天地宽,自处何荣辱。

筑楼近韩居,窗开透辰旭。

纵然小如舟,四围花作蓐。

楼前一水通,漾漾涨春绿。

借此乐馀年,欣欣忘蹐局。

况复孙曾贤,泮芹屡掇渌。

多福备箕畴,一一难纪录。

快哉矍铄翁,高吟兴频触、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