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篇赠梁先孔兼寄韩孝廉

罗山兀立番禺东,江源直与句曲通。

浮山乃是蓬莱之一岛,上古浮海而来附其中。

二山相合五百里,其高三十六百仞,巉岩岝崿摩苍空。

是为十大洞天之第七,霞炬叠叠四百三十有二之仙峰。

璇房瑶宫七十二,飞流瀑布澎湃而铮鏦。

就中飞云最崒嵂,石楼中天相对出。

铁桥东望即扶桑,夜半鸡鸣观海日。

朱明耀真谁所司,太极仙卿朱灵芝。

葛洪鲍靓时相访,翩翩玉燕来差池。

梁卢王佐亦仙侣,轩鸾控鹤骖虬螭。

灵岩福地人罕到,瑶华琪草长葳蕤。

碧桃春风开烂熳,仙苻竹叶娟娟垂。

别有寒梅寄幽壑,千枝万枝珠错落。

游人醉枕梦游仙,月转参横天漠漠。

凤凰谷口凤雏飞,龙潭潭上苍龙归。

冲虚观里渴虹歛,朝斗坛前睨日辉。

此山名胜天下无,峰峦沓霭接天都。

不向中原数恒霍,宁论海外誇蓬壶。

韩君文彩何卓荦,兴酣落笔摇五岳。

图书暂此搆精庐,行向彤庭披礼乐。

招携复有梁生才,壮游吴楚始归来。

何但名山探幽胜,还期结驷黄金台。

罗浮山,真碨㠥。

曾闻安期生,卖药东海市,鹤驭飘飘时一至。

华子期,亦居此,岁易其形为十二。

莫道神仙不可逢,世上英雄回首是。

我与仙山似有缘,只今高卧海云边。

金丹寤寐苏玄朗,颠毛种种心茫然。

思君欲订罗浮䊻,挥毫一寄罗浮篇。

会须与君支短策,逍遥直上飞云颠。

倒骑黄鹤揖群仙,頫视齐州历历九点之苍烟。

形式: 古风

鉴赏

《罗浮篇赠梁先孔兼寄韩孝廉》由明代诗人郑学醇创作。这首诗以罗浮山为背景,描绘了山的雄伟壮观和仙气缭绕的景象,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仙道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罗浮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罗山兀立番禺东,江源直与句曲通。”接着,诗人赞美了罗浮山的高耸入云,以及它作为“十大洞天”之一的特殊地位:“二山相合五百里,其高三十六百仞,巉岩岝崿摩苍空。”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罗浮山内的仙境:“璇房瑶宫七十二,飞流瀑布澎湃而铮鏦。”特别提到了“飞云”、“石楼”、“铁桥”等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中还提到历史上的仙人葛洪、鲍靓等与罗浮山的关联,以及山中珍稀植物如碧桃、仙苻竹叶、寒梅等,展现了罗浮山的生态多样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我与仙山似有缘,只今高卧海云边。”并期待未来能与友人一同探访名山,体验仙道生活:“会须与君支短策,逍遥直上飞云颠。倒骑黄鹤揖群仙,頫视齐州历历九点之苍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和神话色彩,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仙道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倭报三首(其一)

闻道东夷寇,干戈遍海涯。

横行过百济,转战入高丽。

阃外烽连岁,军中节属谁。

庙廊多胜算,应不弃藩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倭报三首(其二)

沿海罗军卫,高皇睿算神。

承平虽有日,勇略岂无人。

飞挽黄尘暗,徵兵赤羽频。

徒劳议封爵,丑虏敢称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倭报三首(其三)

血战残玄菟,虚声更度辽。

谁知和敌议,忽下圣明朝。

路隔铙歌断,涛惊海汛遥。

何当舞干羽,氛祲喜全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积雨怀所知

支策野桥西,风烟积雨迷。

径深花互落,梢重叶如啼。

水荇蜻蜒立,茅檐翡翠栖。

不知羊仲侣,何日手重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