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琼英的《宿山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联“梵宫人定后,残夜寂无哗”写出了山寺夜晚的宁静,僧人们在晚课后归于寂静,只剩下微弱的声响。颔联“铃语檐风细,帘钩山月斜”通过描绘风摇铜铃的声音和月光透过帘钩洒在山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深沉。
颈联“翻经心自息,吟句手还叉”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专注于研读佛经,沉浸在思考中,甚至在吟诵诗句时也显得专注而忘我。最后一联“明发新桑下,茫茫三宿赊”则暗示了诗人打算在此逗留三宿,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直到天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生活的宁静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