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叔子定平吴之计,茂宏奠江左之功,真是二傅齐名,懋典称其勋,岂独难兄有文正;
伯喈出塞而捐金,明复养亲而授禄,自分一生永弃,厚恩嗟莫报,能无扶醉避西州。
此联以对仗工整、情感深沉见长,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上联“叔子定平吴之计,茂宏奠江左之功”中,“叔子”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陆逊,他平定了蜀汉的叛乱,稳定了东吴的局势。“茂宏”则是南朝宋的名臣谢晦,他为江左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句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赞美了逝者曾国荃在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
下联“真是二傅齐名,懋典称其勋,岂独难兄有文正”则进一步赞扬曾国荃的功绩。其中“二傅”指的是古代的两位贤臣,这里借指曾国荃与他的兄弟,暗示兄弟二人皆有高风亮节。“懋典”意为美好的典范,此处用来形容曾国荃的功勋卓著。“文正”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谥号,这里用以赞誉曾国荃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
后半部分“伯喈出塞而捐金,明复养亲而授禄”引用了《后汉书》中的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蔡邕(字伯喈)出使西域时慷慨解囊帮助他人,以及他为了赡养父母而放弃官职的情节。这两句通过类比,表达了曾国荃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抉择上,展现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自分一生永弃,厚恩嗟莫报,能无扶醉避西州”则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行孝道、无法回报国家厚恩的遗憾与哀思。其中“扶醉避西州”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原诗表达的是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惋惜之情,此处借以表达对曾国荃未能完成生前心愿的深深悲痛。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曾国荃在事业和道德上的成就,还深情地表达了对其未能实现人生理想和未能尽孝的遗憾,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不详
公之才并武乡侯,试看整顿河山,夷夏烟尘一麾手;
我亦怀同傅介子,恨未追随杖履,韬钤龙虎侍谈兵。
战吉州难,战景德难,战安庆难,尤难在穴扫金陵,雨花台剪六十万剧贼;
得高位易,得厚禄易,得盛名易,不易惟节持晋省,饥馑时活亿千数子民。
胸中有万卷书,眼底有奇山水,发为文章,与韩柳欧苏并驾;
旬宣则安抚使,专对则大行人,告归田里,以功名寿考而终。
为国家二百年再造河山,辉煌史册,问谁是棣萼公侯,竹林卿尹,群季均锡嘉名,遗爱遍吴皋,独有千秋,狮子虎丘神并峙;
痛桑梓三十载中兴勋旧,寥落晨星,况复闻乾州化鹤,衡岳骑箕,燕台倏惊噩耗,招魂歌楚些,又弱一个,湘江梦泽泪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