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文晖题幽篁石菊图

故人归田园,几许见秋节。

修篁荫中林,时菊丛以发。

冉冉烟中花,萧萧石边叶。

秀色如可餐,幽馨寒不绝。

时有素心人,同来醉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故人归田园”开篇,点明了人物与场景的关系,随后通过“几许见秋节”一句,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融合,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接下来,“修篁荫中林,时菊丛以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竹林与菊花的生长状态,竹子高耸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菊花在秋风中绽放,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冉冉烟中花,萧萧石边叶”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意境,烟雾缭绕中的花朵,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石边摇曳的叶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种细腻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秀色如可餐,幽馨寒不绝”两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将画面的美丽与香气融入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同时,“寒不绝”三字,既指季节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但这份孤独并未消减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时有素心人,同来醉明月”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知音共赏明月,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素心人”,指的是那些心灵纯净、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共同在这片田园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享受生活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怀。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何都宪一乐堂

椿萱茂迟秀,棠棣偕春芳。

煌煌锦绣衣,烨烨斑斓裳。

恩封日以至,甘旨日以将。

齐眉粹荣养,竞爽时行藏。

载歌蓼莪咏,载诵鸰原章。

前修有遐感,而我承馀康。

欣抃不能已,万事真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丛蕙图

二月忽已迈,庶草三春时。

九畹有馀秀,百亩多芳蕤。

光风转幽馥,湛露增华滋。

筼筜拂琨璞,揭车被留夷。

朋从汇如故,气质相交䕻。

手抚宣尼琴,再诵骚人词。

时哉未终老,荪芷来何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凝香阁画菊

幽斋绝秾纷,时菊閒以洁。

少好淡春芳,敷荣及秋节。

髧鬈宁尔妆,袪袂无所撷。

枯索绕残枝,天寒满庭月。

形式: 古风

清燕室画菊

佳节良易迈,贞姿益清芳。

根依昆玉固,色并淇筠苍。

终忘白衣酒,特立金娥霜。

幽馨不出户,憔悴含馀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