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平兴国宫

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

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

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

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馀败壁。

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

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

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

形式: 古风

翻译

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是福地,天帝派遣仙官降临人间。
唐玄宗开元年间,圣主与仙界沟通梦境,九位天使何等神奇。
他们手持红色符节,霓裳羽衣直冲云霄,仙风飘逸令人惊叹。
众官员拜见此景,至今仍被传颂,距离那时并不遥远。
眼前已无吴道子的画笔痕迹,大火过后只剩残垣断壁。
当年的壮丽景象已荡然无存,每当看到荆棘丛生,我不禁叹息。
谁能再次创造这样的奇迹,重建那宏伟瑰丽的宫殿。
我来这里祈福并非为自己,只为见到太平盛世的气象欢喜。

注释

福地:吉祥美好的地方。
仙官:神仙的使者或官员。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
九天使者:可能指天神或象征吉祥的使者。
绛节霓旌:红色的符节和五彩的旗帜。
紫霄:紫色的天空,象征仙境。
荆蓁:荆棘丛生,形容荒凉破败。
奇功:非凡的功绩,此处指建筑壮丽宫殿。
巍巍宝殿:高大壮观的宫殿。
气象升平: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佛寺或道观,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敬仰。开篇即以“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设定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崇拜。

“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这里的“开元圣主”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梦中与神仙沟通,这种超自然的联系显示了帝王的神性和权威。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皇权的认可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则是对寺院中壮观景象的描写。“绛节”、“霓旌”都是古代帝王或贵族所用的旗帜,射向紫色的云霄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仙袂飘飘,则增添了一份轻盈和不羁。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壮观景象的赞叹以及这种美好的记忆是可以跨越时间而传承下去的。

然而,“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馀败壁”两句却带来了一种悲凉和毁灭。这里可能暗指某一次战乱或灾难导致寺院的损坏,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惋惜。

“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日壮观景象已经不复存在的感慨和悲哀。

但随后,“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则是对能够重建或修缮这些神圣之地的期待。这里的“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完成这项伟大事业者的渴望。

最后两句,“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则表达了诗人的到访是为了求取福祉,而非个人私利。同时,他对目前和谐安宁的社会状态感到欣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虚构或真实的宗教场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帝王权威、历史毁灭与重建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张汉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四)

过阙车声日几回,雪中前夜有轻雷。

西山一角寻常见,春至岩花已漫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无题二首(其一)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

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长信宫

珠箔疏流月,萤归定绣裳。

宫西灯火合,歌吹起昭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龙鳞石

古石横青壁,苍蛟松下蟠。

日斜山气湿,瘦甲动馀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