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
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
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
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馀败壁。
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
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
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佛寺或道观,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敬仰。开篇即以“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设定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崇拜。
“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这里的“开元圣主”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梦中与神仙沟通,这种超自然的联系显示了帝王的神性和权威。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皇权的认可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则是对寺院中壮观景象的描写。“绛节”、“霓旌”都是古代帝王或贵族所用的旗帜,射向紫色的云霄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仙袂飘飘,则增添了一份轻盈和不羁。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壮观景象的赞叹以及这种美好的记忆是可以跨越时间而传承下去的。
然而,“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馀败壁”两句却带来了一种悲凉和毁灭。这里可能暗指某一次战乱或灾难导致寺院的损坏,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惋惜。
“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日壮观景象已经不复存在的感慨和悲哀。
但随后,“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则是对能够重建或修缮这些神圣之地的期待。这里的“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完成这项伟大事业者的渴望。
最后两句,“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则表达了诗人的到访是为了求取福祉,而非个人私利。同时,他对目前和谐安宁的社会状态感到欣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虚构或真实的宗教场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帝王权威、历史毁灭与重建的深刻思考。
不详
过阙车声日几回,雪中前夜有轻雷。
西山一角寻常见,春至岩花已漫开。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
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珠箔疏流月,萤归定绣裳。
宫西灯火合,歌吹起昭阳。
古石横青壁,苍蛟松下蟠。
日斜山气湿,瘦甲动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