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出

山空樵唱稀,林昏归鸟没。

新月含烟霏,遥依乱峰出。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山中的空旷之处,樵夫的歌声稀疏不常听见。
树林渐渐昏暗,归巢的鸟儿隐没在其中。

注释

山空:人迹罕至的山中。
樵唱:樵夫的歌声。
稀:稀疏。
林昏:傍晚时分,树林昏暗。
归鸟:归巢的鸟儿。
没:消失。
新月:初升的月亮。
含烟霏:被轻烟笼罩。
遥依:远远地依傍。
乱峰:错落不齐的山峰。
出: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秋月初上的景象,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意境的画面。

“山空樵唱稀”一句,设定了整体环境,是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区里,偶尔传来几声樵夫的歌声,但却是那么稀疏,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与孤寂。樵夫,即采伐树木的人,他们的歌声往往带有一种野性和纯朴,这里的“稀”字,既形容了声音的稀薄,也暗示了一种难得的美好。

接着,“林昏归鸟没”,更深化了这一感觉。日暮时分,林间渐渐昏黯,归巢的鸟儿也纷纷隐入林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

“新月含烟霏”则转向了月亮。这里的“新月”,意味着初升的月亮,未必圆满,但已露出了柔和而又神秘的面容。“含烟霏”,则形象地表达了山间薄雾缭绕之中,月亮如同被轻纱细絮所笼络,一种朦胧美。

最后,“遥依乱峰出”一句,不仅描写了月亮在远处的山峰间露出真容,更暗示了一种超脱和高洁。月亮似乎是从那些错综复杂、层峦叠嶂的山峰中缓缓升起,它不为尘世所羁绊,自有一番超然物外的风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鸟鸣、月亮等自然景象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切的情感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其意境淡远,韵味深长,让读者仿佛也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然与宁静。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达州月夜

薄暮行人息,角声吹已残。

城空群犬吠,明月照关山。

四望何所见,烟苍树团团。

但闻流水声,不见飞鸟还。

故园天一角,时危路间关。

避地方云始,整驾何当旋。

故人同此夕,若为怀抱宽。

形式: 古风

过大包阁寄夏漕致宏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

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

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

垂堂尚何言,颠坠虞接踵。

经过固已殆,却顾神屡悚。

前山净如洗,浩浩云根动。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

穷通久已忘,况此发种种。

犹欣故人近,宽我惧将恐。

语乱眉定颦,道旧腹应捧。

灯前侍儿出,花外寒烟重。

羁怀醉里宽,离念风前恫。

游宦愧吹竽,剧谈犹贾勇。

观君富声华,顾我成阘茸。

行台定匪赊,失喜欲距踊。

形式: 古风

过云安县

平日云安县,常见少陵诗。

今朝忽经过,人生信难期。

不闻鶗鴂鸣,萧萧山树悲。

昔人不可见,长江无尽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过平陵汉苏建所封

寒食光辉薄,古原多夕阴。

行经平陵道,感慨一何深。

将军昔封此,汉史传至今。

山川宛如旧,事迹嗟已沉。

聚落有人烟,故国无乔林。

尚想英雄气,千古犹森森。

边尘久未定,干戈日相寻。

兴怀几内恸,何必鼓鼙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