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才邵为悼念戴彦诚通判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戴彦诚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的赞誉,以及对其去世后留下的遗憾和怀念之情。
首句“初辟桥门日”,描绘了戴彦诚在某项事业或领域崭露头角的时刻,如同新桥初开,引人注目。接着,“英髦喜汇征”则赞扬了他聚集了一群杰出之士,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显示出他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奇文逢藻鉴”一句,以“奇文”比喻戴彦诚的非凡才华,而“藻鉴”则是精美的鉴别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他的作品或思想被高度评价和欣赏。“时辈仰高名”则说明了他在同辈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
“仕路因腾踏”表明戴彦诚在官场上的快速晋升,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成就。“声华久隐訇”可能是指他的名声和成就长久以来被人们所传颂,犹如雷鸣般响亮。
最后,“方观终远业,埋玉恨难平”表达了对戴彦诚逝世的惋惜之情。这里的“远业”既指他未完成的事业,也暗含对他深远影响的肯定。而“埋玉恨难平”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深深遗憾和无法弥补的痛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回顾了戴彦诚的一生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未能目睹其更大成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