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轩为黔国公子沐可观题

世人见竹爱者稀,子独爱种当轩墀。

长梢密叶自潇洒,虚心劲节同襟期。

拂云高并青霄直,秀压琅玕绕檐碧。

千竿飒爽风雨声,四面阴森冰雪色。

苍然满眼如潇湘,敲金戛玉相铿锵。

虬龙露角带春雨,凤凰振羽鸣朝阳。

有时携客玩佳景,满地扶疏散凉影。

扫石弹棋白昼长,钩帘对月清宵永。

有时截制紫鸾笙,希音吹彻钧天清。

空中似引飞仙度,翠翘绿佩何轻盈。

尘氛不到净如洗,几回吟啸霜天里。

蒋径寂寥何足论,淇澳猗猗自堪儗。

君家庆泽流无穷,种德应与种竹同。

绳绳后嗣尽英杰,抚绥夷落推元功。

羡子才高踵前躅,早有芳名动南服。

?言长养资汗青,留纪清朝世勋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翠筠轩为黔国公子沐可观题》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喜爱和赞赏。诗中竹子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如潇洒自得、虚心劲节,象征着君子的品格。竹子的形象高耸入云,秀美出众,即使在风雨和冰雪中也保持其坚韧与清冷,如同潇湘景色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竹林美景,品茗弈棋,夜晚则对月静思,生活情趣盎然。

诗人还将竹子比作紫鸾笙,寓意其美妙的声音能穿越时空,引人向往仙界。他赞美主人沐可观家族的美德如竹般流传不息,期望后辈都能继承家风,成为英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沐可观才华的钦佩,并期待他的事迹能载入史册,留下清名。

整首诗以竹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主人家风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庆堂为曲靖知府晏毅题

堂中慈母雪满颠,况是大母尤高年。

福禄康宁姑妇乐,旨甘备养孙曾贤。

人生重庆有如此,孝慈同萃一门里。

绮席欢承綵服鲜,绿醅香泛金樽美。

彤幡皂盖绾银章,慈竹阴连萱草芳。

锦衣屡得拜家庆,几回庭户生辉光。

知君久作青云客,御敕曾看侈褒锡。

宁将宦游悦亲颜,直遣夷氓沾圣泽。

显扬已喜振芳声,更兼禄养承恩荣。

愿殚忠孝保终始,不负高堂钟爱情。

形式: 古风

送李参议复任

藩维之任实匪轻,古来重此良足徵。

咨询州牧载虞典,旬宣江汉垂葩经。

李君早岁乘骢马,煜煜才名满都下。

苍隼横秋振羽翰,白简飞霜肃朝野。

一朝受命参闽邦,圣皇德化能宣扬。

政平讼理息愁叹,坐令八郡生春阳。

朅来报政上京国,官舍相逢慰相忆。

暖风碧草三月春,绿酒红亭送归客。

蒲香酒熟下车时,再施惠泽安黔黎。

心如玉雪保终始,庙堂峻擢应有期。

形式: 古风

送从弟尚文复任南京吏部郎中

忆昔少时居故乡,兄弟相亲恩爱长。

碧窗灯火照经史,肯以暇逸虚流光。

一朝歘动青云志,泮水传经汝来侍。

梦草春吟每得诗,听雨夜眠常共被。

是时爱汝才且贤,静观羲画穷先天。

阴阳变化悟消息,为汝指授加精研。

岁逢己夘仲秋月,我独攀桂登蟾阙。

鹏程浩荡遂骞腾,翰苑编摩愧疏劣。

一从别后难与同,喜汝携书来辟雍。

日下联辉想华萼,云边接羽看飞鸿。

时从官舍话衷曲,顾恋情深如手足。

领荐欣题雁塔名,为郎喜作天官属。

十年粉署政绩多,彤庭奏最承恩波。

官阶已齿大夫列,煌煌紫诰颁銮坡。

曾怀先陇多荒草,拜上封章归祭扫。

始怜别我去路遥,旋喜辞家到官早。

于今又是五载馀,重来慰此情郁纡。

官舍论心未逾月,都亭又拟歌骊驹。

关河迢递渺南北,潞水钟山两京客。

百年兄弟皆过半,此日相看总头白。

匆匆且莫伤别离,金台会面恒有期。

秋风驿路多归使,时遣平安报汝知。

形式: 古风

别仲子让归乡省母

常闻七十古所稀,我今行年当此时。

镜中朱颜已非昔,鬓边玄发半成丝。

汝来官舍兹十载,定省晨昏恒不改。

趍朝上马每亲扶,退直还家立相待。

承颜养志希前修,要使吾心百不忧。

抚摩弟妹恩爱厚,应对宾朋情谊周。

家庭综理恊规矩,僮仆欢欣无间语。

眼中尘俗不相关,干蛊承家应赖汝。

今晨拜别还故乡,秪为慈亲在北堂。

劬劳鞠育思报德,岂惮关河归路长。

到家正是小春节,綵服登堂慰离别。

乡园桑梓须敬恭,先陇松楸宜拜谒。

兄弟惟敦手足情,闺门礼法在持循。

睦宗恤众恒留念,敬老尊贤勿厌频。

我家种德自先世,忠厚相传贵相继。

还将经史细研精,莫遣箕裘业荒废。

汝行日远思日深,去后平安多寄音。

殷勤侍母有馀暇,重到京华慰我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