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致尧诗感题(其二)

谁识天心久废商,殿前执手暗沾裳。

从亡卢植曾河上,和韵吴融竟异乡。

花好似忘春已去,尘飞真恐日无光。

由来宦者倾入国,错怪唐家白面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梁鼎芬所作,标题为《读韩致尧诗感题(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首句“谁识天心久废商”暗示了对政局变迁的感慨,可能暗指朝代更迭或政治失序。次句“殿前执手暗沾裳”描绘了一种悲伤的场景,可能是对故人的怀念或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第三句“从亡卢植曾河上”提及卢植,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诚与牺牲的敬仰,也可能寓言自己身处动荡之中。第四句“和韵吴融竟异乡”则借吴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隔异地,难以共鸣的孤独感。

“花好似忘春已去”以花自比,感叹时光流逝,春天不再,寓意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由来宦者倾入国,错怪唐家白面郎”直指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批评了当权者的误判,同时也寓含了对自己或他人无辜受牵连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古讽今,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展现了梁鼎芬作为清末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敏锐洞察力。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张琳论事谈诗有赠并送归省沅江(其一)

微雨洒清昼,闲芳照孤馆。

平子实通士,兀特又夷坦。

暂亲冰雪寒,久坐布帛暖。

竦身顺所止,纗兰坚不损。

追陪有几日,舍我一棹返。

千里庭闱心,此官亦闲散。

余情似飞絮,共汝江海远。

勿须怨桃花,贫女嫁常晚。

形式: 古风

同张琳论事谈诗有赠并送归省沅江(其二)

樊川龙豹姿,不偶温李冶。

扶持万代人,吐词最英雅。

吾生胶夙好,岂惜谐者寡。

昨宵论诗派,同志无厏厊。

罪言虚上策,空有泪盈把。

世味区兰莸,人才见玉瓦。

苍茫百年事,恨怅不能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得伯严书

千年浩不属,君乃沈痛之。

神思可到处,缱绻通其词。

穷山何所乐,予心忽然疑。

试君置我处,魂梦当自知。

把书阖且开,情语生微漪。

出见东流水,汤汤将待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