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晖云山图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古云丘壑起心胸,恍惚似与神灵通。

素壁高悬卧清昼,耳边恍若闻松风。

怪底青山起毫末,森沉绿树临溪活。

仙人道士拟可招,芝草琅玕俯堪掇。

千里能移方寸间,天机挥洒过荆关。

如今画史空无数,对此高踪讵敢攀。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米元晖云山图》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对米芾云山图的欣赏与赞叹。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米芾画作中的山水之美,以及其作品给观者带来的深远意境。

首句“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开篇即点出米芾在山水画领域的卓越地位,将他与前代众多画家相比较,强调其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接着,“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米芾画作中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水世界。

“古云丘壑起心胸,恍惚似与神灵通”则进一步表达了观画时的心境,似乎与自然界的山川丘壑产生了共鸣,与神灵沟通,体验到了超越现实的美妙感受。

“素壁高悬卧清昼,耳边恍若闻松风”描绘了画作置于明亮的墙壁上,仿佛在白天静卧,耳边传来松林间的微风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怪底青山起毫末,森沉绿树临溪活”通过观察画中细节,赞美了米芾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和生动表现,使得山峰、树木、溪流等元素栩栩如生。

最后,“仙人道士拟可招,芝草琅玕俯堪掇”表达了对画中仙境的向往,仿佛可以邀请仙人道士共游,采摘仙草,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千里能移方寸间,天机挥洒过荆关”总结了米芾画作的魅力,即使千里之遥的景色,也能在方寸之间得到完美再现,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

“如今画史空无数,对此高踪讵敢攀”则表达了对米芾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认为当今画坛虽不乏优秀画家,但难以达到米芾的高度,不敢轻易尝试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米元晖云山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琴士施彦昭

君不见鸣琴无赏音,伯牙绝弦仍破琴。

又不见斲琴无良工,焦琴终为爨下桐。

大江之南多好山,孤桐往往生其间。

武林城中百万家,斲琴施氏良足誇。

嗟哉施氏之外无复人,桐树枯死终为薪。

今人好尚与古异,人间雅琴多弃置。

雅琴苦少秦筝多,嗟哉施君将奈何。

形式: 古风

题赵仲庸所画滚尘马

匹马滚尘谁所写,天水王孙最文雅。

王孙系宋不系唐,那识唐人与唐马。

左辅白沙白于雪,四十万头名各别。

厩中此马帝常骑,一色紫霞名叱拨。

奚官似隶王毛仲,左手执刷右持鞚。

沙平草暖不被鞍,刍豆饱来筋力纵。

翻身倒竖踣铁蹄,雾尾风騣乱不齐。

元是滇池赤龙种,犹思跃浪涌春泥。

太平无事征战少,青丝络头可终老。

不似交河赴敌时,夜蹴层冰僵欲倒。

形式: 古风

金碧山水图

唐朝以来画金碧,小李将军称绝奇。

流传所见恨不广,真迹往往人间稀。

此景何人之所作,老眼挼挲看宛若。

群峰削翠撑晴霄,一水流银出丹壑。

初疑武陵溪,桑麻夹岸花枝低。

渔郎昔日访奇处,回首但见苍烟迷。

又疑天台山,桃花流水非尘寰。

仙人刘阮采药去,虹桥一断难跻攀。

我生胡为在尘市,一见青山心独喜。

拂衣便欲归故乡,高卧溪堂看云起。

觞我酒,弦我琴,高山流水谁知音。

形式: 古风

栖霞真境

栖霞有真境,远在桂林间。

春风洞中瑶草绿,桃花满树春斑斑。

群峰拔地几千尺,上有楼台耀金碧。

兴来直欲一登临,王事有程留不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