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诗《酬蒋尚之见寄韵二首(其二)》以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自信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昔年曾记汉相如”暗示了诗人对才情的仰慕,接着“洛下才名尽自馀”表明自己也有过人才华,不逊于古人。
“尺素每凭南乡雁”运用典故,借南飞的大雁寄托书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通信频繁,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寸波难育北溟鱼”则以大海比喻广阔的胸怀和难以满足的志向,暗示自己的抱负远大。
“勋庸漫尔昭三史”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成就不在史书记载,而在个人的实践和著作中。“事业端知在七书”中的“七书”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意味着诗人的事业和学问在于内在的修养和传播。
最后一句“想得山斋春雨后,一帘花雨昼疏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想象友人在春雨后的山斋中读书赏花,生活闲适,暗含对友人生活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文人风范和对友情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