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饶平西岩寺联

西竺遽天遥,自经驮白马,览悟汉台,世界既重迁,梵夹果犹传乎?

超苦海而藉慈航,愿遂清平新日月;

岩峦特地起,幸步有青苔,游来谢屐,众山高一览,尘氛其悬绝矣,参禅机以消俗虑,毫挥缭绕带云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岩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西竺遽天遥”,以“西竺”象征佛教的发源地,与“天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遥远佛教文化的向往与敬仰。接着“自经驮白马,览悟汉台”,通过“白马”这一佛教象征物,引出对汉文化与佛教融合的感慨,暗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世界既重迁,梵夹果犹传乎?”两句,借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教经典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世界变迁中不变信仰的思考。接下来“超苦海而藉慈航,愿遂清平新日月”,以“苦海”比喻人生的苦难,以“慈航”象征佛法的引导,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心灵平静的愿望,如同迎来新的光明与希望。

“岩峦特地起,幸步有青苔”,描绘了西岩寺周围山峦的雄伟与青苔的生机,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接着“游来谢屐,众山高一览”,通过登山者的视角,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寓意着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旅程。

最后,“尘氛其悬绝矣,参禅机以消俗虑,毫挥缭绕带云烟”,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悟,强调了通过参禅消除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状态,如同在云烟缭绕中挥毫作画,自由自在,超脱凡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西岩寺的自然风光与宗教氛围,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4)

郭伦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流赏览

清景雨烟迷,诗中有画怀摩诘;

流光风日漾,让且为廉慕柏年。

形式: 对联

高陂街市“培杏堂”出资在丰顺汤坑新建凉亭

金石可心铭,坐话萍逢缘浪迹;

汤盘毋舌辩,清凉樾荫满亭林。

形式: 对联

抗日期间为桃源作“太平福”联

大势战为先,能战则胜,善战必强,小失在长沙,虽贾谊毋须痛恨;

平时祈景福,既祈康宁,还祈丰稔,相安依古洞,得陶潜并乐怡然。

形式: 对联

正坑接神,门前有双溪环带

雨洒遍杨枝,历频年乐利鸠民,户绕双溪潆绿水;

风光环梓里,趁此日攀迎凤辇,花香一路滚红尘。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