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二月十五夜大江看月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

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

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

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

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

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

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薛时雨的《水调歌头·二月十五夜大江看月》,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首句“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写出了诗人在江边独自饮酒,试图借酒浇愁,但并未能真正醉去,反而更加清醒地凝视着广阔的江天。"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月亮,以无声的对白表达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描绘了万里江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月亮的圆满更增添了诗人对孤独的感触。诗人将自己比作嫦娥,孤独而美丽。“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则借鹤声的消失,暗示了自己的飘忽不定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进入下片,“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诗人独自一人在浩渺的江面上,显得尤为渺小。“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表达了诗人对无人欣赏眼前美景的感慨,以及对超凡之境的向往。最后,“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以寒雾的侵袭,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寒意和对未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才不遇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29)

薛时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 字:慰农
  • 籍贯:安徽全椒
  • 生卒年:1818-1885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十六夜无月泊荒港中凄凉特甚遥指金陵不远扣舷歌此

廿年不到江南岸,荒溪者般寥落。

月黑鸮呜,云阴鬼哭,古寺钟声遥阁。客怀恁恶。

又恻恻、风酸暗生林薄。

纵不工愁,个时也自成离索。依稀一星幽火。

石头城下路,寻梦如昨。

白社狂名,红楼绮习,画舫秦淮宵泊。惊天鼓角。

叹六代莺花,幻成风鹤。诉尽凄凉,一声声巷柝。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百字令.黄夭荡用东坡赤壁韵

长江千里,到黄天荡口、别开风物。

水立云垂天异色,返照江翻石壁。

大将楼船,美人桴鼓,千载涛驱雪。

中流凭吊,古今有数人杰。

记我小住西湖,荒坟拜岳,归棹迟迟发。

末路英雄驴背稳,多少壮怀消灭。

狱底埋冤,亭边挹翠,生死争毫发。

临江酾酒,江心涌起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琐窗寒.寒食

粥白饧香,芹肥韭嫩,客中清奉。

可怜时节,袅袅轻烟飏动。

作春寒、东风未休,敝裘一袭多情拥。

笑频年宦况,朝朝如此,不离齑瓮。谁共。吟肩耸。

正百五韶光,林禽争哢。閒身冷食,也是东皇恩宠。

最伤心、芳辰易过,纸钱麦饭虚故垄。

待归来,约取邻翁,薄醉寻春梦。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双双燕.和梅溪韵

星移物换,盼昔游门巷,社前春冷。

空梁泥落何处,倚楼人并。又是桃开露井。

问旧主、萍踪未定。可怜遍地蓬蒿,孤负蹁跹双影。

幽径。沾衣雨润。想子弟风流,洒然清俊。

穿花掠水,容易夕阳烟暝。把香巢寄稳。

莫负了、今年风信。有人海国相思,妆罢画阑自凭。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