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翻译

在元宵月圆之夜,明月正圆,那些星星的光在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暗淡。春天刚到,春意还不是很浓,忽深忽浅,夹杂着几分寒意。人们都到街上去看灯行乐,熙熙攘攘,灰尘滚滚,还夹杂着仕女们的兰麝细香,扑面而来。抬头望见一轮皓月,不管人们走到哪里,它都会跟到哪里。
皇帝游赏,坐在御楼上观灯。成千上万的彩灯堆叠在一起,熠熠生辉,皇帝从正门楼里出来,看到如此美丽的灯盏感到十分的赏心悦目。皇帝坐于轿中,此时没有风吹动,那轿前的珠帘不卷起来的。皇帝赏完灯后将要御驾回宫,楼上乐队高奏管弦,乐声鼎沸,仿佛从云外传来,不同凡响。臣僚跟着皇帝归去,他们帽上簪着宫花,在元宵节这些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起来。

注释

明月逐人来:李持正首创的词调,词牌名取自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诗句。
星河:银河。
红莲:指扎成莲花状的灯。
禁街:指京城街道。
暗尘香拂面:此句兼从苏味道诗与周邦彦词化出。
鳌山:元宵灯景的一种。
凤楼两观:指宣德楼建筑,那是大内(皇宫)的正楼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会的画面,通过对星河、春色、红莲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夜晚聚会场景。诗人运用“明淡”、“深浅”等词汇,不仅刻画出了自然景象的层次感,更传达了一种恬淡和谐的氛围。

禁街行乐一句,透露出宴会是在皇宫或贵族府邸中举行的,而“暗尘香拂面”则让人感受到夜风中携带的花香,增加了诗的感官体验。皓月随人的描写,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又烘托出了宴会参与者的高贵身份。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描绘,强化了场景的宏伟与壮丽。东风静珠帘不卷,则是对室内环境的一种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宁静和私密。

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预示着宴会即将结束,而“认得宫花影转”则让人联想到宴会中的人们可能在赏玩或徜徉于宫中的花景之中。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意境。

收录诗词(2)

李持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五。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制词。持正又作《人月圆》令,尤脍炙人口。近时以为王都尉作,非也。”存词二首

  • 字:季秉
  • 号:大小李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15

相关古诗词

春暗汀洲杜若香,风飘公子白霓裳。

碧天片片忽飞去,何处人家水满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木芙蓉

甚疑牡丹丛,但病皮骨老。

不宜入水看,只可隔水眺。

形式: 五言绝句

哭张元吉

时平持论易,世否见才难。

孤柱支颠厦,危船上急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挽赵秋晓(其七)

森森兰玉出庭闱,突过燕山桂五枝。

六逸风流谁得似,君家个个是麟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