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桂轩花开得语字

桂树山之幽,予昔择而处。

顾此山中雪,盈枝何楚楚。

去岁花开时,山川蜀道阻。

临风祗相思,馨香落何所。

暮春归林下,栖息掩时序。

月明花正发,露下清且湑。

飘飘入人衣,采摘盈筐筥。

料全久要义,形影盍相与。

隐者信可招,胡愧骚人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桂树山的深情眷恋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桂树山之幽,予昔择而处”点明了诗人选择居住在桂树环绕的山中,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接着,“顾此山中雪,盈枝何楚楚”通过描绘山中雪景,展现了桂树在雪中的独特美丽,楚楚动人。

“去岁花开时,山川蜀道阻”一句,诗人回忆起去年花开时节,蜀道阻塞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美丽并存。接下来,“临风祗相思,馨香落何所”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思念之情,以及花香随风飘散的景象。

“暮春归林下,栖息掩时序”描绘了诗人回归自然,与时间隔绝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月明花正发,露下清且湑”则展示了夜晚月光下的花开花落,露珠晶莹剔透的美丽画面。最后,“飘飘入人衣,采摘盈筐筥”描述了花香飘入衣襟,诗人满载而归的场景,体现了对自然馈赠的珍惜。

“料全久要义,形影盍相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隐者信可招,胡愧骚人语”则以隐士自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自然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树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95)

曹学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字:能始
  • 号:石仓
  • 籍贯:明福建侯官
  • 生卒年:1573—1646

相关古诗词

出郭别陈振狂将以暮潮解缆发之九龙

翩翩双黄鹄,矫矫云中飞。

疾风一相失,奄忽东西驰。

眷此同袍友,恩义无乖疑。

春华不久荣,秋叶乃多萎。

念当展行役,揽涕从此辞。

往路何浩浩,乃在瘴海涯。

荅言别故林,与子同一时。

方舟夙已戒,利涉临余斯。

斟酌盈觞酒,各致平生私。

景光不相恋,良驷终难追。

携手念已远,出门视多岐。

凡影但俯形,一失俱相离。

幸言怀明德,有如渴与饥。

心为道路枢,安得不自知。

慎哉各努力,勿负岁暮期。

终当续古欢,为乐犹未迟。

形式: 古风

峡口逢陈幼孺

出门识别苦,登车愁路长。

峡口断地脉,南北遥相望。

仆夫停其绥,川广限无梁。

仰视浮云驰,鸿雁同翱翔。

方舟未云涉,瞩险先傍徨。

道逢相识人,乃为心所当。

上言长相思,下言适何方。

屏营周路侧,原野何茫茫。

安得盈觞酒,与子同酌尝。

大义亮金石,俛仰郁中肠。

吾欲展此曲,列坐无高倡。

执手指欲别,险阻谁相将。

此水浅且涸,离忧方可量。

命不与愿俱,悲为参与商。

羡叹云中鹄,比翼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宿迎仙馆

扶策入名山,幽奇恣心赏。

岭路郁且纡,投林日已曭。

修渚留馀光,玄庐此开敞。

止宿无别骖,烟霞集吾党。

以兹流水喧,遂致众山响。

明月袭其辉,盈盈照帷幌。

幽人有遐梦,梦到羲皇上。

金鸡绕树号,东方色微朗。

晨起不及炊,浩然乃长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采菊

高秋凛风色,百草递萎黄。

嘉彼东篱英,参差裛露光。

采之不盈掬,悠然倾我觞。

杖策寄事外,仰视归鸟翔。

会心水木间,独坐以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