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的作品,名为《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性格与人生追求的反思与自省。
首句“疏懒百年还旧癖”,诗人以“疏懒”自述,表明自己多年来保持了懒散的性格,这种性格或许在某些方面成为了一种习惯或癖好。这里的“百年”并非实指一百年,而是泛指长时间,强调了这种性格特征的持久性。
次句“功名此日负初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与最初理想之间的矛盾。在“此日”这个时间节点上,他发现自己追求的功名利禄似乎与最初的志向背道而驰,内心感到一种失落或遗憾。
后两句“本来面目频频照,恐落寰中第二人”,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需要坚守本真,避免被世俗的评价标准所束缚,担心自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第二人”,即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失去独特性和真实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性格、人生追求以及社会评价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