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甫游嵊拜戴安道墓而归新年过我凤栖作此赠别

尚谒死安道,宁忘生阆风。

千岩几尊酒,百岁一枝筇。

且可耽甜黑,何须醉软红。

谢公高卧处,明月在岩松。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他宁愿在死亡的道路上寻求真理,也不愿忘记在仙境中的生活。
在千座山岩中畅饮美酒,度过百年时光只持一根竹杖。
姑且沉溺于甜蜜的黑暗中,何必沉迷于世俗的繁华。
在谢公曾经高卧的地方,只有明月和岩松相伴。

注释

尚谒:追求真理。
死安道:死亡的道路(象征追求真理的艰难)。
宁忘:宁愿忘记。
生阆风:仙境生活。
千岩:千座山岩。
几尊酒:几杯美酒。
百岁:百年。
一枝筇:一根竹杖。
耽甜黑:沉溺于甜蜜的黑暗(可能指精神上的满足)。
醉软红:沉迷于世俗的繁华(暗指尘世的浮华)。
谢公:指谢灵运,古代文人。
高卧处:隐居或高雅之处。
岩松:山岩上的松树,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戴安道的敬仰和与之分别的感慨。首句"尚谒死安道",体现了对故去的戴安道的深深怀念,即使他已经去世,诗人仍不忘其高尚品德。"宁忘生阆风"则暗示戴安道生前的超凡人格,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千岩几尊酒,百岁一枝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饮于崇山峻岭间的场景,饮酒赏景,度过了一段悠然自得的时光。"且可耽甜黑"中的"甜黑"可能指的是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宁静,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比世俗的繁华更为甜美。"何须醉软红"进一步强调了对繁华世事的淡泊态度,不为红尘所困。

最后两句"谢公高卧处,明月在岩松"借用东晋名士谢安隐居的故事,表达对戴安道遗世独立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二人友情的珍视,即使分别,也期待着在明月照耀下的岩松之地重逢。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丑正月二十四日避地盐楹入省坑存思庵和旧韵(其二)

雪蕻羊羔白,菘芽栗肉黄。

为谁端有此,正尔未能忘。

觉后心无愠,修来面有光。

道人参妙趣,一炷石炉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巾山行同王监簿作

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

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飖双帻堕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

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

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乾不能去。

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

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

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盂藏不住。

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钟警朝暮。

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

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

形式: 古风

为胡后山提干咏南麓古松

志在千寻上,根蟠十里间。

不除当路树,为作对门山。

田近龙常见,枝低鹘可攀。

向来戎马入,世故涉艰难。

形式: 五言律诗

乌盐角行

山中一种乌盐树,剥皮为角开春路。

牧童把去上牛吹,烟草茫茫没远陂。

一声两声兮桑青柘绿,三声四声兮麦绽秧肥。

山花如火遮眉目,吹此田家太平曲。

三年不听此曲声,捲却地皮人痛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