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滹沱河

嵩阳瞻岳返,滹水度桥重。

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

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滹沱河后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嵩阳瞻岳返”,诗人从嵩山归来,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敬仰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滹水度桥重”则点明了渡河的行动,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延续。

“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这两句描绘了渡河后的景象,远处的岸边在秋水退去后显得更加辽阔,冰冻的水流已经预示着冬天的到来。这里运用了季节变换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更替,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哲思。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进一步描绘了渡河后沿途的景色,黄色的柳树在阴暗中显得更为稀疏,绿色的麦田则在田埂上形成了一道道鲜明的界限。这些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田园风光。

最后,“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诗人远眺佛香阁,仿佛听到了云层之外的钟声。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广惠寺多宝塔

高秋结念属嵩洛,行跸经过谢登揽。

省方祠岳次第举,初冬未觉严寒犯。

滹沱回度入权城,道左精蓝一到点。

住空梵宇青莲开,出尘法相黄金范。

千年窣堵高切云,景概近远资葆检。

大茂峰姿在眼眦,四襌天乐鸣轩槛。

杜老慈恩资佛力,果然万虑消??。

隋唐奚必究根源,往还已复成荏苒。

豫天赵土指顾间,尔许诗情寄閒淡。

形式: 古风

命吴应枚图嵩山华盖峰仍叠前韵

即景不能默于谈,昨来瞻岳洛以南。

其峰造极惬静参,华盖之下停龙骖。

偿我夙愿引我忺,目所揽结兴欲探。

讵惟一壑与一岩,维岳与镇都包函。

是宜纪咏诗囊添,问上问下隔层岚。

其呼万岁奚足耽,无德登封实可惭。

不如校景收清恬,石溪曲折路尚堪。

底须錾凿屴崱巉,下视群峭知其凡。

金台玉镜积翠咸,铁梁大小殊森严。

捣衣玉女不嫁男,常有云物供绣拈。

嵩门待月才眉尖,谪仙人宅万古含。

大化冥合开胸襟,如响应声空谷谽。

侍臣?韵艰谽䆱,磨崖擘窠大字嵌。

他年谁其青出蓝,莫使薜荔蒙茸馣。

尔枚阙里归程兼,要当诗画艺两覃。

无举柱史及瞿昙,名教之中乐无险。

漫云月窟天心潜,大羹有味匪醯盐。

试走健笔为云岩,鬼神入处气益酣。

两行烟柳疏毵毵,燕山赵水迎归骖。

长歌还忆陟巘驔,题帧何异书崇嵁。

携归温室资吟瞻,香光家法待更觇,是谓举一乃得三。

形式: 古风

真定行宫即景

升中展义六龙还,小息征尘驻此间。

幽室数楹聊不俗,清机片晌恰宜閒。

漫拈柏子参真谛,尚有黄花破笑颜。

我寄崇情在古月,历恒沙劫照常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明窗

侵晓驿程登,卓午行营驻。

武帐俨书斋,纸窗迎阳煦。

从来乐三馀,奚必拘温树。

挂瓶菊尚菲,睡鸭兰堪炷。

晰理固忘机,研精亦得趣。

明朝觅此情,回首寒烟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