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凭高一望出氛埃,多少江山眼底开。
宇宙无穷双目短,不知何处是天台。
这首诗《罗浮别董东湖》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通过“凭高一望出氛埃,多少江山眼底开”两句,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开阔视野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下来,“宇宙无穷双目短”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无垠宇宙时的感慨,意识到自己的双眼虽能看见广阔的世界,但相对于宇宙的浩瀚而言,显得极为有限。“不知何处是天台”则以问句形式,进一步强调了宇宙之大,让人不禁思考起自身的位置与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中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命渺小与宇宙广阔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金山铁水晓霜寒,暂著鹑衣伴豸冠。
欲向江山消别恨,江山翻觉别君难。
小金山下暂维舟,同向诸天汗漫游。
回首唐虞千百载,春云一点太空浮。
谢病初从海上归,西湖还款我柴扉。
秋风恨不携君去,千仞冈头一振衣。
秋水秋云杳一乡,月明谁此棹相将。
只愁错认来时路,处处春风茉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