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三)

岳德在雄厚,后山峭且幽。

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

上有万古峡,滃然不断流。云液可?饥,岚光能养眸。

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

东转益胜绝,留之期后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登临之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首先,“岳德在雄厚,后山峭且幽”两句,开篇即以泰山的雄伟和后山的险峻、幽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而又神秘莫测的氛围。

接着,“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描绘了泉水从岩石间涌出,生机勃勃,松树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则通过描述在岩石之上建造的精致小屋,以及蜿蜒曲折的山路通向高耸的楼阁,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攀登者对美景的执着追求。

“上有万古峡,滃然不断流”描绘了山间的峡谷,水流潺潺,仿佛自古以来就在这里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息。

“云液可?饥,岚光能养眸”表达了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泉水可以解渴,山岚的光线能滋养眼睛,强调了自然界的治愈力量。

“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则是对夏日炎炎中,登上山顶后感到凉爽舒适的感受的描写,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凉爽之中,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

最后,“东转益胜绝,留之期后游”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美景的赞叹和对再次游览的期待,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四)

下山如覆棋,要著辄谛玩。

双崖孕云松,松态百千换。

对松有危构,山绿尽占断。

愔愔御帐坪,悬水受众灌。

崩岩当水冲,抟跃益猛悍。

石亭劣容坐,难得雨后看。

五松尚存三,袭封可一粲。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五)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形式: 古风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六)

登高恃笋将,磴阔得平进。

龙潭近西麓,踰岭顾险峻。

玉龙破山飞,声挟雷雨迅。

潜渊黝无底,下注亦万仞。

人言似栖贤,北来见已仅。

五年尘土积,藉此洗烦吝。

吾斋三叠泉,天末何由讯?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不见明湖近六十年过济南同张振卿前辈雨泛饮于湖榭

岱云随车度清济,一雨濯遍明湖荷。

夥颐湖舫始何岁,楼观突兀周四阿。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

湖心古亭旧驻跸,诗刻长与光林萝。

先臣壁记亦好在,五十五载来摩挲。

中间世事凡几变,岂但容鬓悲观河。

张翁执手讯宫掖,三岁梦断风中珂。

蒲鱼芳鲜足一醉,不饮如此风光何!

酒阑月坠忍便去,坐对照槛鳞鳞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