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和小洲客邸书怀

家家井灶没秋蓬,处处郊原带夕烽。

岁岁徵兵成浪费,番番报捷只弥缝。

公来寇退初欢足,寇退公归转恨重。

别酒一樽愁夜短,可咛缓叩五更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通过“家家井灶没秋蓬,处处郊原带夕烽”两句,生动展现了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破坏与苦难。井灶荒废,秋草丛生,郊原上烽火连天,一幅战乱不息的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岁岁徵兵成浪费,番番报捷只弥缝”揭示了战争的无意义与残酷。年复一年的征兵,看似为国效力,实则徒增百姓负担,而频繁的捷报只是用来填补战事的空洞,掩盖了战争的真实成本。

“公来寇退初欢足,寇退公归转恨重”则反映了官僚阶层在战时与战后的不同态度。官员们在敌人退却时短暂的欢愉,与战后归来的沉重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他们对战争的冷漠与对百姓疾苦的忽视。

最后,“别酒一樽愁夜短,可咛缓叩五更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在离别的夜晚,一杯酒难以消解内心的愁绪,希望时间能够缓缓流逝,以期待早日迎来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强烈渴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王天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小洲舟次

飞花啼鸟满山城,嗟尔穷途此日行。

松径鹤猿频入梦,瘴江烟雨若为情。

天光笼水浮官舫,海色生风送客程。

千里故人明月夜,应同离绪叹分萍。

形式: 七言律诗

酬唐曙台秋日见寄

长铗归来兴已慵,却依愚谷驻飞蓬。

秋风落日催霜鬓,雨夜寒灯对壁虫。

寂寞杨雄谁问字,咄嗟殷浩漫书空。

烦君远念山中客,并局联篇恨莫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曙台惠诗久稽裁答漫成一首谢过

老大头颅又一春,胸怀不似向来人。

穷当彻骨非诗罪,事懒关心见性真。

自分犁锄终岁月,多时卷帙闭埃尘。

琼章未报君应识,只恐西家笑效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谢少沧许见过不至

别后音书各杳茫,归来两鬓亦应霜。

未能叩马劳行李,先许抱琴过墅堂。

门外落花频自扫,瓮头新醁拟同尝。

怪缘底事无消息,烟瞑鸦栖又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