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乖崖堂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馀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论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彊。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恍。

岂知古之人,事业系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馀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一生追随乖崖公,此刻瞻仰他画像。
他在尘世之外,显得威严,其他人避让他的英气爽朗。
回忆起公公正直之态,直言不讳,指出邪恶的歪曲。
曾想断绝错误的根源,但忧虑它反而日益增长。
如同晴空中的雷霆,他的正义之声震撼大地,驱散邪祟。
为何他未能在朝廷施展才华,一生漂泊江湖。
只留下治理地方的美名,如今仍响彻天地。
评论宰相时危及公,并非他固执,而是坚守原则。
可叹那些狭隘之人,被利益欲望钳制了喉咙。
听说公公卓越超群,言谈举止洒脱不羁。
哪知古人成就,源于修养和培养。
他随机应变,如同挠到痒处般恰当。
李侯也是世间高人,追寻他的足迹从早年就开始。
千里迢迢来看他的画作,高堂宽敞,壁画清晰。
朗朗墙壁上刻着他的事迹,读来令人敬仰。
我来时已是深秋,霜林回荡余音。
感叹之余,再次徘徊,写下这首诗以告诫我们的同道。

注释

乖崖公:对某位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的尊称。
凛然:威严的样子。
廊庙姿:在朝廷任职的机会或才能。
治郡:治理地方。
希踪:追寻踪迹,效仿。
题诗:写诗纪念或表达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过乖崖堂》。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历史上的一个叫做“乖崖公”的人物怀有深厚的情感和敬仰。这位乖崖公在当时以其正直不阿、抗争邪恶而闻名。

诗的开头“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并且到了他所处的地方向他的塑像行礼。随后“凛然风埃外,馀子避英爽”描绘了一种肃穆而又清新脱俗的情景,似乎是在描述乖崖公生前的环境或气氛。

接着,“忆公昔正色,抗论指邪枉。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作者回忆起乖崖公过去的正直之色,以及他如何坚定地对抗错误和不公。这也表明了作者对于这种品质的高度赞赏,并希望能够彻底根除那些邪恶之事。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这里描绘了一种天气骤变,雷声震动大地,神秘力量在地下运行的情景,同时提到了乖崖公的形象似乎与这股力量相呼应,超越了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彊。”作者感叹乖崖公的名声至今仍旧,充满了整个世界,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不是那些危险和不公之事,也曾经威胁到乖崖公。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恍。”这里批评了世人往往被私欲所束缚,而对乖崖公那种高洁脱俗的品行感到惊叹。

“岂知古之人,事业系所养。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作者指出,在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其事业成就与他们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紧密相连。而在面对挑战时,他们总是能够顺势而为,就像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一样自如。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这里提到了另一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李侯”,并且强调了他所处的时代高度,以及他的影响力可以穿越时空,被后人所瞩望。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我来岁云莫,霜林振馀响。”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壁上的记载,这让阅读的人充满了敬仰之情。而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在某一年份里,在飘渺的云雾和萧瑟的树林声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最终,诗人以一颗怀旧而又不舍的心情,对着这座乖崖堂发出了叹息,并留下了一首诗作为对同道中人的告诫。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过洞庭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

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

窗间试一觇,万顷银山开。

附火且安坐,念此亦快哉。

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

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

我行正长夏,及此岁律摧。

通籍恨亡补,敢赋归去来。

所至有何忙,妙处姑徘徊。

险阻元自平,鸥鸟亦不猜。

万事有定理,渠谩费安排。

明朝上湘水,雪意正栽培。

行矣一杯酒,好在故园梅。

形式: 古风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高台寺

著屋悬崖畔,开窗叠嶂秋。

半攲云榭冷,不断石泉流。

茗碗味能永,竹风声更幽。

平生版庵老,得句似汤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齐山石壁间见林择之题字缅怀其人赋此

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