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怨.宫人斜吊古

绿野春浓停骑,暖风飘醉襟。

渐触目、景物凄悲,花无语、曲径沈沈。

重檐缭垣静锁,丹青暗、断轴尘半侵。

叹绛纱、玉臂封时,何期掩、夜泉流恨深。

已矣霜凋蕙心。兰昌旧事,云容好信难寻。

伫立孤吟。怕凤履、有遗音。

今宵佩环奏月,知倦客、苦登临。惊飞翠禽。

松杉弄碎影、晴又阴。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翻译

春天的绿色原野浓郁,停下骑行,暖风带着醉意拂过衣襟。
眼前的景色逐渐变得凄凉悲伤,花朵无声,小径幽深。
重重屋檐和高墙静静地封锁着,画卷暗淡,残破的轴上积满了灰尘。
感叹那曾经的红纱玉臂被封存,却不知何时,夜间的泉水流淌出深深的遗憾。
岁月无情,蕙草已凋零。兰香的记忆,如云般难以追寻。
独自站立,低声吟唱。担心昔日的凤鞋声还残留耳边。
今夜,月光下佩环轻响,疲倦的旅人还在艰难攀登。突然惊飞了翠鸟。
松树和杉木在晴朗和阴霾中摇曳,光影斑驳。

注释

绿野:绿色的田野。
春浓:春天的浓厚气息。
暖风:温暖的春风。
凄悲:凄凉悲伤。
花无语:花朵默默无言。
断轴:残破的画轴。
夜泉:夜晚的泉水。
霜凋:霜冻使凋零。
凤履:华丽的凤鞋。
佩环:装饰有环的饰品。
晴又阴:天气变化,时晴时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哀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她内心的凄凉与悲伤。

"绿野春浓停骑,暖风飘醉襟"一句,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其中“停骑”暗示诗人曾在此处驻足观赏,而“暖风”则是春天的象征,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微醺。

接下来的"渐触目、景物凄悲,花无语、曲径沈沈",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致时的心境。这里的“渐触目”意味着随着视线所及之处,那些曾经与欢乐相关联的景象,如今却只剩下凄凉和悲哀。而“花无语、曲径沈沈”则强调了自然界的静谧,花朵不再绽放笑容,小路也变得幽深而沉默。

"重檐缭垣静锁,丹青暗、断轴尘半侵"一句,转向宫阙的描写。这里“重檐”指的是层叠的屋檐,“缭垣”则是围墙或城墙,这些都是封闭与隔绝的象征。而“丹青暗、断轴尘半侵”则表明了这座宫殿已经被岁月所荒废,色彩黯淡,门轴生锈,尘埃覆盖。

"叹绛纱、玉臂封时,何期掩、夜泉流恨深"中,“绛纱”和“玉臂”都是对宫女美丽装饰的描写,而“封时”则暗示着往昔的繁华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记忆,竟然与现在隔离得如此之远。

"已矣霜凋蕙心。兰昌旧事,云容好信难寻"一句里,“霜凋”指的是草木被寒霜所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萧索。而“兰昌旧事”则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而这些记忆如同云中的幻影,难以寻觅。

"伫立孤吟。怕凤履、有遗音"表达了诗人在空寂中发出独自的歌声,担心那高贵的凤凰(比喻皇帝)可能会留下什么遗忘的声音。

最后,“今宵佩环奏月,知倦客、苦登临。惊飞翠禽。松杉弄碎影、晴又阴”中,“今宵佩环奏月”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用玉环轻弹琴瑟,以此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而“知倦客、苦登临”则表达了诗人的同情心,理解远行的旅人登山临水之辛苦。接下来的“惊飞翠禽。松杉弄碎影、晴又阴”则是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一种描写,小鸟被惊起,树木在风中摇曳,光影交错,天气忽明忽暗。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封闭环境中的孤独与哀怨,以及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4)

石正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霓裳中序第一

凭高快醉目。翠拂遥峰相对簇。千丈涟漪泻谷。

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何人笑掬。

想温泉、初卸绡縠。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

双浴。绣凫飘逐。恍记展、江南数幅。而今鬓边渐鹄。

阮洞音稀,懒访仙躅。系船桥畔宿。

听静夜、泠泠奏曲。长安远,渭流香腻,暗忆晓鬟绿。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寿阳山

平原翠削万琼瑰,顿辔尘沙眼暂开。

文网牵人宁底急,未妨特特看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句(其二)

石压木斜出,岸悬花倒生。

形式: 押[庚]韵

句(其一)

地连锦野东西去,水接朱川次第来。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