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道林寺诗

钲鼓远轰填,旌旗近凌乱。

兰棹截波舣,肩舆傍山转。

白羽映尘举,乌纱倚风岸。

揆才非阿都,托乘陪中散。

暝投萧寺迥,路入修林茜。

清谈曾未既,长夜已踰半。

周旋仰陂量,眄睐惭沟断。

欲倚青云披,轻歌白石烂。

高风生夜壑,长松响幽涧。

秉烛访陈迹,辞墨叠壮观。

缨蕤虽未濯,心目欣已浣。

文奇楚招些,迹异元郎漫。

初惊冰玉违,已见珠玑璨。

临池名草圣,天台得才冠。

兼资古所稀,荐遇世尤愿。

琳琅鼓馀韵,蛟虬走芳翰。

诣绝雅无伦,神变敏如幻。

规为到古始,气槩起消懦。

须知赵璧贵,祗借秦人玩。

吟想情有馀,言终屡增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道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开篇以“钲鼓远轰填,旌旗近凌乱”描绘出一种壮丽而略显杂乱的景象,随后通过“兰棹截波舣,肩舆傍山转”展现出水陆并行、山川相依的壮阔画面。接着,“白羽映尘举,乌纱倚风岸”则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人物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揆才非阿都,托乘陪中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与志同道合者相伴的喜悦。接下来的“暝投萧寺迥,路入修林茜”描绘了夜晚投宿寺庙,道路蜿蜒进入茂密树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清谈曾未既,长夜已踰半”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夜长谈,时间仿佛停滞,夜已过半。而“周旋仰陂量,眄睐惭沟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自谦之情。

“欲倚青云披,轻歌白石烂”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接下来的“高风生夜壑,长松响幽涧”描绘了夜晚山谷中的清风与松涛,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秉烛访陈迹,辞墨叠壮观”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索与敬仰,以及对前人智慧的赞叹。最后,“缨蕤虽未濯,心目欣已浣”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彻底洗净世俗的尘埃,但心灵已经得到了洗涤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人文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汲水诗

汲水苦绠短,低回就清浅。

绠短傥有续,重渊良不远。

清浅本无源,其涸易见睍。

重渊酌愈出,流波被沟畎。

膏肓苟愿治,会须好俞扁。

所之在万里,庸可策驽蹇。

白茅满原隰,刈之何不勉。

缉索绠乃长,单极恣舒卷。

寄声汲引者,功微利亦鲜。

形式: 古风

虚室

轩前列群山,轩后得虚室。

宛若成都居,枵然惟四壁。

清明照窗牖,不待秋月色。

万籁悄无声,终年饱岑寂。

形式: 古风

颐轩诗

土木谢雕华,结构趣闲敞。

四座来风月,中庭容几杖。

庭喧海潮至,窗暝山云上。

萧散寄官曹,欣兹会清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宝墨堂

堂有颜公石,辞墨真世宝。

圆润屈银钩,淳华掞春藻。

忠义昔所服,文艺久弥好。

至今有识人,抚卷惜元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