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方矫亭

季鹰久已卧江东,再入修门简帝衷。

白首岂知东观乐,青山终恋北窗风。

一时出处如公少,六帙庚年愧我同。

愿把纶竿相逐去,江湖满地两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寿方矫亭》。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方矫亭的祝福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季鹰久已卧江东,再入修门简帝衷。”借用了晋代张翰(字季鹰)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同时预示着友人即将再次踏入官场,简明地传达了对友人身份的尊重与理解。

颔联“白首岂知东观乐,青山终恋北窗风。”通过对比“东观”(古代藏书之处,象征学问与文化)与“北窗风”(自然之风,象征自由与宁静),表达了对友人晚年生活选择的期待与祝福,既希望友人能享受学问的乐趣,也期待友人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颈联“一时出处如公少,六帙庚年愧我同。”将友人的年轻时与现在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年轻时风采的回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

尾联“愿把纶竿相逐去,江湖满地两渔翁。”以“纶竿”(钓鱼工具)和“渔翁”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退隐江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生涯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石湖小集

楞伽湖上晚风和,茶磨岩前宿雨过。

士女竞浮青雀舫,野人自占白鸥波。

春来花鸟閒情在,老去山林乐事多。

办取一樽酬令节,扣舷聊和竹枝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结草庵僧相邀阻雨不行

城南有约访招提,风雨沧浪只尺迷。

惆怅一春能几醉,蹉跎四事苦难齐。

花间细溜沾衣袖,道上丰泥没马蹄。

孤负山僧清净供,一窗离思共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坐

幽人被酒夜不眠,揽衣起坐垂堂前。

参差花影忽满地,仰见明月流青天。

微风吹空星漠漠,时有羁鸿度寥廓。

美人不来更漏沉,天南缥缈银河落。

形式: 古风

庭前蜀葵

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

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

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

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