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方石先生挽词

我归林下公长逝,千里诗筒望不来。

海隐本非唐少室,山居真似宋徂徕。

雅歌何处声相和,野服它年手自裁。

有石大书明祭酒,古松阴里墓门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邵宝为悼念方石先生所作的挽词。首句“我归林下公长逝”,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离世的哀伤,以及自己回到林下生活的寂寥感。次句“千里诗筒望不来”,通过“诗筒”这一意象,暗示了诗人与方石先生之间深厚的文学交流,如今却只能在千里之外寄托哀思。

第三句“海隐本非唐少室”,将方石先生比作唐代隐士少室山的隐逸之风,强调其人品高洁。第四句“山居真似宋徂徕”,进一步赞美他的生活态度,如同宋代隐士徂徕山一样超然物外。

第五句“雅歌何处声相和”,想象昔日与方石先生共赏雅乐的情景,如今已成追忆。最后一句“有石大书明祭酒,古松阴里墓门开”,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墓碑上刻着“祭酒”二字,显示出方石先生生前的地位,而古松下的墓门则象征着永恒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敬仰和哀思,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邑令请乡饮

迷途岁晚尚茫茫,谓我嘉宾讵敢当。

扬觯有人惭杜举,承筐无地想周行。

一经讲受曾它日,三老周旋即此堂。

为语县侯休见讶,莱衣方作小儿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太伯庙

太伯新祠古让乡,老梅根畔水流长。

十年梦寐三间屋,万古纲常一瓣香。

扁榜大书元自孔,衣冠遗制合存商。

向来曾拟荆蛮曲,许作迎神第几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其一)

浅绛英英忽满枝,春风到此复何之。

正怜与雪相逢地,却讶如人欲醉时。

南国已通千里信,西湖空负一生诗。

白头二老青灯夜,笑对江东绿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雪酒为孙司徒赋奉次涯翁先生

玄酒曾闻侑大烹,酿来寒雪品尤清。

也知承露能高致,须信藏冰为曲成。

光动夜杯如有物,暖销春瓮本无声。

相看莫谓人间味,一滴先天万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