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风有好色,寄在菊花团。
弛担知新主,临池得细看。
金房迎日秀,玉露作香寒。
独负东篱意,年来漉酒乾。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风光与菊花之美的诗句。其中“秋风有好色,寄在菊花团”两句,生动地表达了秋风轻拂之下的菊花,仿佛它们之间有着某种默契的交流。而“弛担知新主,临池得细看”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欣赏。
接着,“金房迎日秀,玉露作香寒”两句,以富丽的词汇描绘出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这里的“金房”可能指的是皇家或高贵之家的建筑,其“迎日秀”则是阳光照耀下的美好景象;而“玉露作香寒”则形容了清晨露水在阳光下散发出的凉意和沁人心脾的香气。
最后,“独负东篱意,年来漉酒乾”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于世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抒发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让他内心得到滋润的自然之美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和菊花的描绘,以及对日光、露水等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绣段遮檐玉刻樽,扬州春色最先醺。
落花风起舞茵捲,秀岭烟生媚黛分。
酥面锦靴轻转雪,粉吭牙板细留云。
要他桃李长依旧,不借东君借寇君。
渴令平生病,年来病更多。
腰仍难老折,肠亦旧无他。
知子眠三径,逢秋欲七歌。
勋名邮传尔,唯日饮无何。
河阳春在否,柳外小朱扉。
曲径蛇应斗,危檐鸟欲飞。
主人同燕幕,归意属渔矶。
莫待群花笑,秋风鬓绿稀。
穆穆真人第几天,九龙扶辇下非烟。
定知蟾彩腾光夜,聊待蟠桃得熟年。
国步无疆金柱健,官声有道兔罝贤。
大邦欲效封人请,珍重祇园妙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