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其一)

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

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

谁谓溪坡远,能来社与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高高的楼层无障碍,小路曲折穿过树林。
竹林密集催促着山色变暗,松树摇曳让过客思绪纷飞。
在空荡的屋子里弹琴读书感觉清凉,寺庙的钟鼓声在幽深的坊间回荡。
谁说溪边山坡遥远,这里也能邀请朋友聚会,享受宁静。

注释

层轩:高楼。
无碍:无障碍。
石:石头。
支径:小路。
曲穿:曲折穿过。
竹密:竹林茂密。
山暮:傍晚的山色。
松摇:松树摇动。
客吟:过客的吟唱。
琴书:弹琴读书。
虚室:空荡的屋子。
冷:清凉。
钟鼓:寺庙钟鼓。
净坊:清净的寺庙。
深:幽深。
溪坡:溪边山坡。
远:遥远。
社:聚会。
岑: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写出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行于密布的树木之中,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邃的氛围。接着“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则是通过竹林和松枝随风摇曳的声音,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游人在此沉思的意境。

中间两句“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展示了寺庙内外的宁静与庄严。琴声和书卷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与空旷的房间形成对比,而清脆的钟声和沉稳的鼓点则衬托出佛堂的纯净与深邃。

最后两句“谁谓溪坡远,能来社与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能够不畏远途而来访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共同参与某种集会或活动的期待。这里的“社与岑”可能指的是山中的聚会地点或是特定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语言醇熟,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寺庙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和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舜选大夫客舍中秋

命驾星郎独感时,兴随孤月到云涯。

当天飞镜空撩恨,永夜明楼谩搅诗。

后阁深藏桃叶女,前驱须趁菊花期。

与君更卜东邻醉,放盏车轮又北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道夫待制万象亭

不见三秋若望霓,寒亭今得共攀跻。

眼中远树两行直,脚底孤烟百尺低。

幻出璜台辉旧观,旋安银榜快新题。

细听屋角风云聚,谁谓天高不可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颖仲兰室之什

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

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

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

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

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

但可炊糜倾兔褐,何妨撚菊泛鹅黄。

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