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媚.和瞿庵韵

金阊佳丽地,看胭脂新潮,尽成红泪。

稚柳初丝,尽莽莺棱断,画船难系。

深闭重门,潜坐听、吹花风雨。

风自无情,还惹金铃,梦鸳惊起。香历楼罗谁记?

是短命韶光,断肠天气。

不定阴晴,又几曾消受冶春情味。

中酒伤离,苟信道、重逢容易。

试问芳塘七里,珠楼剩几?

形式:

鉴赏

这首《三株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哀愁画卷。开篇“金阊佳丽地,看胭脂新潮,尽成红泪”,以“金阊”这一繁华之地为背景,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巧妙融合,用“胭脂新潮”比喻春水泛滥,而“尽成红泪”则暗示了春水带走了如泪般的哀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接着,“稚柳初丝,尽莽莺棱断,画船难系”,通过描绘嫩绿的柳枝、断续的莺鸣以及难以停泊的画船,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深闭重门,潜坐听、吹花风雨”,写出了主人公在深宅大院中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听雨打花瓣的声音,寄托了对自然界的敏感与内心的孤独。

“风自无情,还惹金铃,梦鸳惊起”,风虽无情却能触动人心,金铃的摇动仿佛唤醒了梦中的鸳鸯,暗喻了情感的微妙与复杂。

“香历楼罗谁记?是短命韶光,断肠天气”,通过询问“香历楼罗”的记忆,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面对“断肠天气”时的痛苦与无奈。

“中酒伤离,苟信道、重逢容易”,表达了因饮酒而产生的离愁别绪,以及对于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试问芳塘七里,珠楼剩几?”以芳塘七里的美景与珠楼的寥落作结,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境遇的反思,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春日独特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株媚

苍凉金粉地,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

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花月沧桑谁记?

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

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

形式:

绮寮怨

世态黄梅天气,乍晴还乍阴。

但准备、尊俎烟花,更休问、钟鼎山林。

忻逢好天良夜,中年感、忍俊仍不禁。

怕番风、渐渐吹残,春归速、落红门外深。

独自抱焦尾琴,兰房白雪,知音毕竟难寻。

何处登临,芳草远,夕阳沉。

闲鸥依然相识,算未改、旧盟心。

昂头一吟,惊明月梦醒,天际音。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双双燕

鸾飘凤泊,总同是无聊,旧依人恨。

香泥未浣,僝僽乌衣行径。

几度玉关春老,叹紫颔、前程难问。

金堂去住何凭,珠箔阴晴无定。重省,剪刀风静。

已误了前期,红香翠影。昭阳秋早,输与画楼红粉。

歧路征鸿问讯,便强作、寒暄谁听?

孤负玳瑁钗梁,毕竟独栖难瞑。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念奴娇.用稼轩韵

魂销无数,正卖花天气,禁烟时节。

一缕温馨徐出梦,新换轻罗还怯。

泄柳春光,踏青期误,风雨何曾歇?

《阳关》歌阙,清明便早成别。

一任金缕偷提,宝钗私赠,鹦鹉终须说。

碧满天涯人去处,何限鹃声啼血。

银汉盈盈,相逢不远,此意休抛撇。

西风留约,黄花欣看重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