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写出老僧,形容可憎。秋生眼角,雪点眉棱。
胸次有丘壑,口头无葛藤。
功忘自据菩提座,照尽谁传般若灯。
借光施设,恰恰相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他眼神深邃,秋意从眼角流露,眉宇间仿佛积雪,显得清冷而深沉。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如丘壑,言谈举止却简洁明了,不被世俗的繁琐所束缚。他忘却自我,沉浸在修行的境界中,仿佛坐在菩提座上,智慧如般若之灯,照亮他人。他的存在犹如一盏明灯,为人们提供智慧的指引。整体来看,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禅师,他的形象和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赞美。
不详
默默而游,月冷天秋。靡靡而周,云行水流。
身心无畔岸,机用有锥钩。
诸尘三昧纵横句,分付之人拄杖头。
寒竹癯长,苍松老刚。身心铁石,肝胆冰霜。
秋天湛湛远连水,宾雁冥冥初没行。
却来借伴,随事成章。
亡牛刃游,罔象珠得。
沙漠漠而鸥寒,天苍苍而雁没。
碧寒眼脑,黧黑面皮。佛魔销铄处,自己住持时。
针或联线,机不挂丝。
风月渡河无夜色,水天连霁有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