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诗人叶昌炽所作的《宣统己酉范祠春祭纪事(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礼仪的感慨。
首句“异地重瞻高义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再次瞻仰某位先贤的陵园或纪念地,体现了他对高尚品德的怀念。接着,“忆持使节到邠原”暗示了这位先贤曾担任使者,出使偏远地区,显示了他的忠诚与使命。
“堇荼不改沿陶穴,蘋藻毋忘报水源”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苦菜(堇荼)和水草(蘋藻)比喻不忘本,表达了对饮水思源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先贤艰苦朴素生活的敬仰。
“良相同朝惟富弼,霸才今日尽张元”两句,将先贤与历史上著名的贤臣富弼、张元相提并论,赞扬他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最后,“裂冠毁冕嗟何有,礼教无逾视短垣”表达了诗人对礼教沦丧的惋惜,感叹即使面对礼制的破坏,也不能忽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尤其是对教育和礼仪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先贤的追忆,寄寓了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