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扬子江舟行,雪中见雁

水天平色,望琼瑶千里,江宽无岸。

穿破层云,力与寒争,飞小一行低雁。

思凭客路传缄札,怕字淡、不胜题怨。

好梅花、着后须归,恰趁汉南春暖。堪叹。

年年旅驿,几番雨雪里,游兴都倦。

岁暮孤舟,行傍芦滩,我正征途无伴。

相逢乍出长淮外,忽影入、吴山青断。

近黄昏、嘹唳亲人,又听数声清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舟行扬子江上所见的冬日景象,水天一色,琼瑶般的千里江山显得辽阔而无边。诗人笔下的雁群穿透云层,与寒冷抗争,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他借此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担心书信中的情感过于平淡,难以充分传达心中的愁怨。

梅花在春天的到来预示着诗人期待的归期,然而他却身在旅途,经历风雪,游兴已疲。诗人感叹岁月匆匆,每一年都在旅途中度过,孤独地面对雨雪,身边无人相伴。在淮河之外,他意外遇见了雁影,它们的身影映入吴山,增添了寂寥的氛围。

临近黄昏,雁鸣声越发清晰,那嘹亮而深情的呼唤,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也勾起了他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家乡温暖的向往。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池上晚眺

夕光轻潋。转楫荷花暗。烟后高林蝉思淡。

悄立空亭孤念。当时小别回肠。而今忒是寻常。

若道暮愁无准,著人还恁凄凉。

形式:

点绛唇.春游

酒绿柑红,黄鹂唤醒春魂悄。翠楼寒少。

高烛花间晓。已是烟轻,玉镜空余照。凭栏久。

堕钗声小。忽逐江风杳。

形式:

东风第一枝.忆家中二梅

绿鬓斜欹,红心暗沁,娉娉忆傍檐甃。

寻悰翠毂芳尘,炫目玉虬晴昼。虚廊笼袖。

看啅雀、因风飞骤。

正向晚、月丽风柔,一掬春愁微逗。

归梦好,南枝袅遍,离绪积、北溟寒又。

年芳腊底江鱼,客趣雪中蓟酒。销魂依旧。

算此际、新开时候。

甚绿窗、消息来迟,可念咏花人瘦。

形式:

大酺.题《江干笛思》卷子

早篆烟微,瑶情冷,丝绪离肠仍结。

云帆归路晚,送雁天孤袂,忍寒吟雪。

麈尾谈清,鸦青字瘦,虚琐琅封盈箧。

垂杨和恨剪,叹何曾萦系,漫伤轻撇。

只奏遍阳关,替他弹泪,烛香虬裛。玉笛谁重擪。

碧波远、旧梦荡江月。

只眼底、屏山横汉,簧琯凝冰,尽输伊、四弦成叠。

酒醒追悰懒,倚牙板、怨歌先歇。

燕莺事、何须说,芳蕤渐老,暗念青菱眉靥。

恁销峰痕一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