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犹子珩三首(其二)

精气尚俨然,孰谓今已亡。

远书每难凭,所往何其荒!

胡然数行字,一一报我详。

详言已非误,举室皆皇皇。

平时知去远,音容忽复忘。

既念殒尔生,时时在我旁。

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

文战虽未胜,诗句已成章。

不才尚足悲,况为群从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的《哭犹子珩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的是对逝去的侄子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首句“精气尚俨然,孰谓今已亡”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即使逝者的精神依然存在,但现实却已无法相见。接着,“远书每难凭,所往何其荒!”则道出了与逝者相隔遥远,难以寄信传达哀思的无奈,以及逝者所在之地的荒凉与遥远。

“胡然数行字,一一报我详。”诗人想象着逝者通过文字传达的信息,这些字句虽然简短,却包含了对生者深深的关怀与告慰。接下来,“详言已非误,举室皆皇皇。”表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让整个家庭都为之震动,感受到了逝者的存在与影响。

“平时知去远,音容忽复忘。”回忆起逝者生前的离别,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对逝者音容笑貌的记忆逐渐模糊。然而,“既念殒尔生,时时在我旁。”诗人意识到,尽管逝者已逝,但逝者的精神与记忆始终伴随着自己,成为心中永恒的怀念。

“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琐碎往事,诗人将情感推向深处,仿佛能感受到逝者在每一个细节中的存在。最后,“文战虽未胜,诗句已成章。”虽然在与命运的斗争中未能取胜,但逝者留下的诗句成为了对生命的赞歌,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寄托。

“不才尚足悲,况为群从良。”诗人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更感伤于作为亲属的悲痛,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犹子珩三首(其三)

忆昔送尔行,洒泪不能去。

期尔志四方,转悲反成怒。

宁知南浦别,竟无还乡路。

尔父何颠沛,奔命不遑顾。

尔身不自保,岂能阴为护?

逝者长已矣,生者托何处?

长号向南陲,魂梦日惊怖。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一日,渡潍水,观打鱼有感,题店壁,示东归入关客

问渡潍溪口,秋风水面生。

半山斜日晚,一棹小舟轻。

驻马临渊立,何人举网惊?

闲观惜衰老,无复羡鱼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南行人去后,坐南陌上

天寒阴欲雨,木落峭含风。

岭外去何远,原头望不穷。

闲思书未尽,转恐力难通。

寂寞更无语,唯闻叫渚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夜寄子乔粤中

凉宵新雨后,久坐未能眠。

佳节情偏恶,当空月正圆。

独看转清汉,应去照炎天。

那更伤心共,愁吟滞极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