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东巡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皇帝东巡时的景象和心境,展现了其对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深切关怀。
“昆池不习战,寰宇已销兵。”开篇即以“昆池”象征国家,表达出在皇帝的治理下,国家不再需要战争,和平已经降临。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平稳定的向往与追求。
“鸿业承匪易,肤功久乃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鸿业”指的是宏大的事业或功绩,暗示国家的繁荣稳定并非轻易得来,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才得以实现。同时,“肤功”则可能指个人的微小功绩,强调了个体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功勋的累积过程。
“威灵昭祖德,展谒慰群情。”“威灵”指的是皇帝的威严与神明般的存在,通过展示这种威严,彰显先祖的美德与恩泽,以此来安抚民心,增强民众对国家和统治者的认同感。
“迢递关山路,宁辞千里行。”最后两句表达了皇帝为了国家的安宁与繁荣,不畏艰难险阻,愿意亲自东巡,巡视边疆,展现出其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国家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对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皇帝对于国家和平、民族团结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强烈情感,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