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咏史十二首(其十二)苏武》以苏武牧羊北海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美。首句“忆昔看羊海上居”,回忆起苏武在遥远的北海牧羊的艰难岁月,环境恶劣,连雪寒都让人感到毡衣的残破。“雪寒犹是齧毡馀”形象地描绘了苏武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
接下来两句“匈奴但识羝无乳,汉使能令雁有书”,通过匈奴人只知道公羊不会产奶,暗示苏武的坚贞不屈,而汉使能利用大雁传递书信,象征着朝廷对他的思念和信息的沟通。这两句展现了苏武的忠诚以及汉朝对他的牵挂。
“属国不嫌恩太少,中郎若屈义全疏”进一步赞扬苏武的高尚情操,即使朝廷给予的恩惠看似微薄,他也不肯妥协,坚持道义。“中郎”指苏武曾担任的中郎将官职,“全疏”则表示他对原则的坚守。
最后两句“愿将手内清风节,贼子奸臣一示渠”,诗人希望苏武的精神如同清风一般,能够警醒那些忘恩负义、背离道义的贼子奸臣,表达出对忠贞品德的推崇和对邪恶势力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苏武的事迹为载体,歌颂了忠诚、坚韧和正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