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临漳令王子声(其二)

垂头再哭哭声哑,长夜幽幽悲逝者。

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

颜渊鲁高士,胡为三十一而死休。

灵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门而媒蹇修。

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

渴何为而病马,癞何为而疾牛。

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

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忧。

释迦与老子,眯矇双白头。

即如王子声,高第十二秋。

穷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邮。

谗言复间之,刺心如戈矛。

缠棺布三尺,栖身土一抔。

嗟乎子声,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须拱手长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园补缀先人草。

万里迢遥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

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

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声。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哭临漳令王子声(其二)》,通过哀悼一位名叫王子声的官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公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垂头再哭哭声哑”、“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通过“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的举动,展现了对上天的祈求与依赖。同时,诗人借由历史人物颜渊、鲁高士、灵均、屈原等的典故,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来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诗的最后一段“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表达了对王子声命运不公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湘湖莼菜

托恨西湖,沉质湘水。鍊玉为脂,熬冰出髓。

松及苏人,皆云无此。盛春而生,方夏而止。

何故季鹰,待秋风起。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出燕别大哥三哥

长安二月时,阳缓北风厉。

霜刃割地皮,古木领寒气。

纷纷骡马尘,晓起如云辟。

置酒上南冈,别我好兄弟。

一母生三人,顶踵皆相类。

发愿穷无生,百劫相砥砺。

言前识锋机,死里寻关捩。

居身如竖铜,蓄口唯谈义。

兄性温而真,弟性坦而毅。

余性兼宽猛,弦韦时相济。

堕地便同根,飞天亦共翅。

一旦忽分首,能不添憔悴。

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

畏路如畏虎,猜官如猜谜。

长兄见老成,劝余勉为吏。

钱谷慎出入,上下忌同异。

小弟发狂谭,兄言胡乃赘。

胸臆自可行,荣枯安足计。

纵使挂弹章,亦只数行字。

八十日彭泽,独非男儿事。

言罢日西沉,强起各分袂。

马尾对马尾,东西倏异位。

欲哭近妇人,一笑飞寒泪。

形式: 古风

渐渐诗戏题壁上

明月渐渐高,青山渐渐卑。

花枝渐渐红,春色渐渐亏。

禄食渐渐多,牙齿渐渐稀。

姬妾渐渐广,颜色渐渐衰。

贱当壮盛日,欢非少年时。

功德黑暗女,一步不相离。

天地犹缺陷,人世总参差。

何方寻至乐,稽首问仙师。

形式: 古风

戏题斋壁

一作刀笔吏,通身埋故纸。

鞭笞惨容颜,簿领枯心髓。

奔走疲马牛,跪拜羞奴婢。

复衣炎日中,赤面霜风里。

心若捕鼠猫,身似近膻蚁。

举眼尽无欢,垂头私自鄙。

南山一顷豆,可以没馀齿。

千钟曲与糟,百城经若史。

结庐甑箪峰,系艇车台水。

至理本无非,从心即为是。

岂不爱热官,思之烂熟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