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两绝(其二)

门外涂泥一尺深,高车谁复更幽寻。

不因雨后看亭柏,安得山僧数见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门外涂泥一尺深”,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雨水过后,地面泥泞的环境之中,营造出一种湿漉漉、略显荒凉的氛围。接着,“高车谁复更幽寻”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高大的车辆也难以深入探索,暗示了环境的封闭与人迹罕至。

后两句“不因雨后看亭柏,安得山僧数见临”,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相结合,通过“雨后”与“亭柏”的联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喻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特别是“山僧数见临”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对僧侣这种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僧人这样的超然者,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之美,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其一)

天寒官舍转骚骚,败壁饥虫永夜号。

应对短檠呵冻手,只将长卷扫冰毫。

官游久矣空环辙,生事萧然孰载醪。

亦有从前经国意,拔贤人或望山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其二)

銮辂盐车等是劳,便逢良乐肯鸣号。

秪应末路歌牛角,不及寒窗秃兔毫。

世事分明如昨梦,人情端的胜春醪。

终当短艇从公去,俯仰江湖戏怒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春日偶题

未可郊原纵晓鞍,人间犹似有轻寒。

春光不似常年短,过了清明更好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张从道三首(其一)石首道中

匹马江村路,长鞭短袂裘。

问民知所病,驱御去如流。

雾卷千山晓,霜馀万木秋。

古来奔走吏,流落有奇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