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
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
了然方寸内,应秪见南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了僧人行走于巉岩之巅,与云共舞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高洁脱俗和其精神追求。"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接着描写的是自然环境的严寒与僧人的生活状态,松竹在严冬中依然挺立,与周围的雪和冰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家禅修之道的理解,即不执著于语言文字,也不依赖外在的仪式,而是追求心灵深处的觉悟。"了然方寸内,应秪见南能"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信,以及对僧人慧眼识世、洞察人心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僧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宗教境界。王贞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细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探究与净化。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从军朔方久,未省用干戈。
秪以恩信及,自然戎虏和。
边声动白草,烧色入枯河。
每度因看猎,令人勇气多。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
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
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
花时轻暖酒,春服薄装绵。
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
鲁儒甘被笑,对策鬓皤然。
弱冠投边急,驱兵夜渡河。
追奔铁马走,杀虏宝刀讹。
威静黑山路,气含清海波。
常闻为突骑,天子赐长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