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对卢疏斋集的评价和感慨。首句“人物西清第一流”赞扬卢疏斋在文学上的卓越地位,暗示他是文坛翘楚。接下来,“曾看绣斧下瀛洲”描绘卢疏斋才华横溢,如同绣斧般精细且能驾驭繁复的文辞,暗示其作品意境深远。
“难求冀北千金骨,空载江南数斛愁”两句,将卢疏斋的才情比作罕见的宝物——冀北的千金骨,表达对其才情的珍视;同时,又说他的作品中承载着厚重的情感,犹如江南数斛之多,令人感怀。
“小谢梦无青草句,大苏诗有景疏楼”引用了谢朓(小谢)和苏轼(大苏)的典故,暗示卢疏斋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小谢的清新自然,又有大苏的深沉意境,如同景疏楼的景色,引人入胜。
最后,“敬亭依旧峨嵋月,付与骑鲸汗漫游”以敬亭山和峨眉山的月色比喻卢疏斋的诗篇永恒如月,寄寓了诗人希望他的作品能像骑鲸遨游般流传千古,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卢疏斋诗才的高度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遗产的珍视和对后世读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