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

竹舆声伊鸦,路转登古原。

孟冬郊泽旷,细水鸣芦根。

雾收浮屠立,天阔鸿雁奔。

平生厌喧闹,快意三家村。

思生长林内,故园归不存。

欲为唐衢哭,声出且复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竹制的小车声中乌鸦叫,道路转过登上古老的平原。
初冬时节野外空旷,细细的水流在芦苇根下响。
雾气散去,佛塔矗立,天空开阔,大雁展翅飞翔。
一生厌倦喧嚣,现在在宁静的三家村里感到畅快。
思念生长在深林中的日子,故乡已不再是我归宿。
想为像唐衢那样的人哭泣,但声音刚出口又忍住。

注释

竹舆:竹制的小车。
伊鸦:乌鸦叫声。
孟冬:初冬。
郊泽:野外。
旷:空旷。
浮屠:佛塔。
立:矗立。
鸿雁:大雁。
喧闹:喧嚣。
三家村:宁静的村庄。
生长林内:在深林中。
故园:故乡。
唐衢:古代诗人,以忧郁著称。
哭:哭泣。
吞:忍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竹舆)在郊外行走的情景。他转过道路,登上古老的平原,时值孟冬季节,田野空旷,只有细细的水流声从芦苇根处传来,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远处的雾气散去,露出孤立的佛塔,天空开阔,大雁南飞,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

诗人内心厌倦城市的喧嚣,对乡村的简朴生活感到惬意,他想象自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中,然而现实是故乡已经不在。诗人的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园的深深怀念和哀伤,他的悲泣之声虽欲发出,却又强忍住,这种情感的压抑和复杂令人动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城市与乡村、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以及对失去家园的哀愁。陈与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入城》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特点。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入城

舴艋溯溪来,款段踏山去。

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

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

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

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

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形式: 古风

八关僧房遇雨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

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

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形式: 古风

八音歌(其一)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曲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

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形式: 古风

八音歌(其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

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