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

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

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

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

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

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

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形式: 词牌: 芰荷香

鉴赏

这首宋词《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是赵以夫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开篇"倚晴空"三字,便显出诗人站在高处,欣赏湖光潋滟、楼影青红的美景,展现出端午佳节的开阔视野。

"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通过彩带和糯米粽的细节,描绘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以及诗人与友人在此时此景下的重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借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思。

"骚人洒墨香浓",将诗人比作屈原,暗示自己也有着浓郁的文化情怀和深沉的忧思。"幽情要眇,雅调惺松",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幽雅情感和略带哀愁的雅致。

下片转向节日的庆祝活动,"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描绘了菖蒲叶的色彩斑斓和女子们忙碌的身影,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既有对新欢的期待,又有对过去的感慨,通过歌童传唱表达。

最后,诗人鼓励大家在美好的夕阳下尽情享受端午的欢乐,"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并以"应须倒尽郫筒"的豪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归鞭笑指,月挂苍龙",以月夜归途的场景收尾,留下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人文风俗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之美。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角招

晓风薄。苔枝上、剪成万点冰萼。暗香无处著。

立马断魂,晴雪篱落。横溪略彴。恨寄驿、音书辽邈。

梦绕扬州东阁。风流旧日何郎,想依然林壑。离索。

引杯自酌。相看冷淡,一笑人如削。水云寒漠漠。

底处群仙,飞来霜鹤。芳姿绰约。正月满、瑶台珠箔。

徙倚阑干寂寞。尽分付,许多愁,城头角。

形式: 词牌: 角招

夜飞鹊/夜飞鹊慢.七夕和方时父韵

微云拂斜月,万籁声沈。凉露暗坠桐阴。

蛾眉乞得天孙巧,愔愔楼上穿针。

佳期鹊相误,到年时此夕,欢浅愁深。

人间儿女,说风流,直到如今。

河汉几曾风浪,因景物牵情,自是人心。

长记秋庭往事,钿花剪翠,钗股分金。

道人无著,正萧然、竹枕綀衾。

梦回时,天淡星稀,闲弄一曲瑶琴。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孤鸾.梅

江南春早。问江上寒梅,占春多少。

自照疏星冷,祗许春风到。

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

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记当年、曾共花前笑。

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唤起罗浮梦,正参横月小。

凄凉更吹塞管,漫相思,鬓华惊老。

待觅西湖半曲,对霜天清晓。

形式: 词牌: 孤鸾

念奴娇(其二)次朱制参送其行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

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

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

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

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

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

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

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